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谷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谷风》


风吹雨打,情景可怕,有人能记挂人,但安乐时候,有人又抛弃人了。
习习谷风,(一) 大风呼啦啦,
维风及雨。风吹雨又打。
将恐将惧,(二) 恐怖呀可怕,
维予与女。(三) 我把你记挂。
将安将乐,安逸呀享乐,
女转弃予。你把我抛下。

习习谷风,大风呼啦啦,
维风及颓。风吹暴风来。
将恐将惧,恐怖呀可怕,
寘予于怀。(四) 把我搂在怀。
将安将乐,安逸呀享乐,
弃予如遗。(五) 你把我抛开。

习习谷风,大风呼啦啦,
维山崔嵬。(六) 山头上面刮。
无草不死,没草不吹死,
无木不萎。(七) 没树不打垮。
忘我大德,忘掉我的大恩情,
思我小怨。把我的小仇记在心。


注 释
(一)严粲:“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断,继之以雨。……旧说谷风为生长,习习为和调。今考二章维风及颓,颓,暴风也。非和调之类。三章言草木萎死,无生长之意,其说难通矣。”
(二)陈乔枞:“《韩诗》曰:将恐将惧。薛君曰:‘将,辞也。’”
(三)马瑞辰:“按与当读如《小明》诗正直是与及《儒行》同弗与也之与。与,犹爱好之。《小明》《笺》‘好,犹与也。’是也。”
(四)朱熹:“寘,与置同。置于怀,亲之也。”
(五)朱熹:“如遗,忘去而不复存省也。”
(六)毛亨:“崔嵬,山颠也。”
陈奂:“崔嵬者,是山颠巉岩之状。”
(七)马瑞辰:“此诗萎为之假借。《广韵》,枯死也。”

注 音
女ru汝 颓tui隤 遗wei畏 嵬wei违 萎wei委

《谷风》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天有东风和煦之时,


以阴以雨。也有阴雨连绵之日。


黾勉同心,夫妻应该心同意合,


不宜有怒。彼此不要动怒怄气。


采葑采菲,蔓菁萝卜一样采集,


无以下体。勿因根苦不要叶子。


德音莫违,甜言蜜语岂容忘记,


及尔同死。做白头偕老好夫妻。



行道迟迟,难舍难离我脚步迟,


中心有违。心神不定欲行又止。


不远伊迩,不敢奢望远路相送,


薄送我畿。只愿同到屋外门里。


谁谓荼苦? 谁说苦菜味道苦极?


其甘如荠。在我看来甘甜如荠。


宴尔新昏,另有新欢如胶似漆,


如兄如弟。赛过同胞胜似兄弟。



泾以渭浊,别看泾水比渭水浑,


湜湜其沚。停止奔流清澈照人。


宴尔新昏,再次结婚美满无比,


不我屑以。从此不再与我亲昵。


毋逝我梁,不要到我栏鱼堰上,


毋发我笱。不要乱动我捕鱼筐。


我躬不阅,眼下身尚不能自容,


遑恤我后? 身后之事何暇忧伤?



就其深矣,面对那湍流水深深,


方之舟之。我作筏撑船渡险津。


就其浅矣,面对那平川水清浅,


泳之游之。我只身游泳上河岸。


何有何亡,家产有无我不在乎,


黾勉求之。同心合力寻求富裕。


凡民有丧,邻里乡亲遇有急难,


匍匐救之。我全力救援不迟缓。



不能我慉,你不再爱我我不怨,


反以我为仇? 你反目为仇为哪般?


既阻我德,我一片好心被拒绝,


贾用不售。好像卖不掉的贱贷。


昔育恐育鞫,昔日生活穷困潦倒,


及尔颠覆。我与你恩爱渡患难。


既生既育,情亲既深生子育孙,


比予于毒。叫我毒虫忘恩负心。



我有旨蓄(11),我储备了上好蔬菜,


亦以御冬。用它来过冬真不赖。


宴尔新昏,娶了新人快乐异常,


以我御穷。折腾穷了靠我抵挡。


有洸有溃(12),你对我是那么粗暴,


既诒我肄(13)。劳苦活计全让我搞。


不念昔者,往日恩爱你全不提,


伊余来塈(14)! 当初爱我的就是你!



[注释] ①畿:门内、②湜(shi)湜:河水清澈的样子。沚:静止③屑:洁美。④发:打开。笱(gou):捕鱼器。⑤躬:自身。阅:容。⑥遑:闲暇。恤:忧虑。⑦丧:灾难。⑧慉(xu):爱。⑨育恐育鞫:长处于恐惧穷困之中。⑩颠覆:一说指穷困。这里当指夫妇交合之事。(11)旨蓄:储备菜蔬。(12)洸、溃:以水势溃决喻暴怒。(13)诒(yi):留给。肄:劳苦。(14)塈(ji):疑系“𢗬”字之假借,今作“爱”。



[赏析] 此诗的主旨是借葑菲之采,诉弃妇之怨。首章的“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四句系点睛之笔。以下五章分别写弃妇求与其夫同心,其夫今昔不同,炎凉易态,弃妇则始终深爱其夫。全诗以第一人称弃妇的口气道出,写得深情感人。它真实地反映了二千五六百年前,我国春秋时代妇女的命运,这种命运比苦菜还要苦。在针砭男尊女卑不合理制度方面,此诗可以说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乍一看,诗的篇章结构一无匠心,甚至难以分清轻重主次。第一章带有埋怨其夫不该自食其言的意味,口气挺硬。第二章写到要离开时,弃妇又举步艰难,优柔寡断了。三、四章列举自己操持家务,与邻里和睦相处的事例,仿佛语无伦次,先说了“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表示已经绝望了。接着又反反复复旧事重提,用“何有何亡,黾勉求之”、“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婉言自己治家有功和类似于卿卿我我感情色彩很浓的话,来劝勉丈夫回心转意,看来与首章的意思抵触。这是不是说此诗乱写一通,不讲章法呢? 不是。依我说,作者正是用这种结构上的随意性,加强内容的真实感,同时也是弃妇内心矛盾的自然流露和性格自身的逻辑推移。因为此诗中的“我”,不像《氓》中的“我”,更不像后来汉乐府《有所思》的女主人公那样刚烈。她性格懦弱,对丈夫始终抱有如怨如慕的感情,直到被驱赶出门,她手里还牵着那根早已被其夫扯断了的情丝。一定的性格,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首诗的结构正与这一特定的性格相适应,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作为优秀的作品,此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所刻画的两个性格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柔婉温顺、隐忍有余的痴心女子,另一个是“以阴以雨”、朝秦暮楚、薄行缺德、反恩为仇的负心汉,两个性格的刻画又是借助于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大而言之,全篇是被弃之苦和新婚之乐的对比,以及今昔对比等。而今昔对比又是多方面的,初婚时,丈夫像和煦的春风,而今“有洸有溃”,非常粗暴;昔时发誓“及尔同死”,今日则“反以我为仇”;过去“黾勉同心”,现在“贾用不售”。通过这些对比,作者把一些看来极为平淡的家常事,写得很有分寸,很带感情;对那个信誓旦旦,食言而肥,暴戾蛮横,不近人情的故夫的揭露,婉中带厉,入木三分。


比兴是《诗经》普遍采用的写作手法,一般起兴在前,比喻在后。关于此诗首句“习习谷风”是否是比兴的问题,旧说主要有两种。《毛传》以“习习”为和舒之貌,以“谷风”为东风。《诗经通论》卷三引《诗缉》则以“谷风”为“来自大谷之风,大风也,盛怒之风也”、“又习习然连续不绝……皆喻其夫之暴怒无休息也。”按“习习”无暴怒不休之训,即使是来自大谷之风,也不定都是大风和盛怒之风。后一种说法太牵强,不宜从。前说对“习习”之训是正确的,亦恰好构成上下句的对比。比兴之法可以合用,“习习”二句既是因所见而起兴,也含有比喻之义。此诗从头到尾所用比喻很多,而且都是常见的事物,作者随口说出,极为贴切,如第二章用“谁谓荼苦”比喻苦命,用“如兄如弟”比喻“宴尔新昏”;第四章用方舟、游泳比喻持家之劳;第六章用“有洸有溃”比喻粗暴无礼等,比附都很自然,而且富有感情色彩。


从体裁上看,《邶风·谷风》是抒情诗中的哀歌,但它又与状景、叙事紧密结合。比如起头两句既是状景,又是叙事和抒情。从谷风习习、和煦宜人,到阴雨连绵的气候变化过程,也是这对夫妇由“黾勉同心”,到愤怨离异的过程。泾渭之清浊本是自然现象,诗人用来说明夫妇感情的变化,于状景、叙事中,抒发了弃妇的哀怨情绪。总之,此诗不仅在抒情的成分里为写景、叙事留有余地,如前所述,它还写出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而人物在诉说自己的遭遇时,还有一个故事作蓝本。所以这首诗尽管是诗三百中的抒情名篇,但却不是单纯的抒情诗。

《谷风》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诗经·邶风》



朱熹在《诗集传》中评论本诗说:“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不错,这是一首与《卫风·氓》齐名的“弃妇”诗。全诗是以一位弃妇错综断续的哀诉为结构线索的。诗歌的抒情呈现出了如下的特点:弃妇的心灵痛苦、感情折磨,是通过她受奴役、被虐待、遭遗弃等事件的叙述传达出来的。她与丈夫关系的变化过程,构成了一定的情节冲突。在冲突中,弃妇与其夫的性格面貌得到了鲜明的展示。

这一对夫妻,曾经有过“及尔同死”的盟誓,有过“不念昔者,伊(惟)余来塈(xi,爱)”的爱情。然而,随着家庭经济的富裕,男方反目为仇、停妻再娶,极其蛮横无情地抛弃了结发糟糠,从而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喜新厌旧、绝义忘恩的负心汉形象。诗歌的第五章,对此有详细描述:“昔育恐(生活恐慌)育鞫(生活困穷),及尔颠覆(患难)。既生既育,比予于毒。”——从前生活惊恐困穷,和你颠沛流离患难与共。如今生计有了好转,厌我比我就像毒虫。而在家庭生活中长期受役使,捕鱼、腌菜、操劳家务,什么苦活儿都干的这位妻子,对这个家庭、这个丈夫,却是情丝难断。身虽被逐,还“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一步三回头;还恋恋不舍地苦求丈夫“不远伊迩(近),薄送我畿(门槛)”——那怕不能送远就近送一段路也好,然而丈夫却只送她到家门口;还情不自禁地警告新人“毋逝(往)我梁(拦水堵鱼的石堰),毋发(开)我笱(捕鱼竹器)”,不要乱动自己经营的东西。可再一想, “我躬(身)不阅(容),遑(暇)恤(顾念)我后。”自身都不见容,还何暇顾虑走后之事呢!前人评这四句诗,说是“极写痴情。一转倏如梦醒。”(引自《诗义会通》)这真是一位被生活摧残得失去抗争意识和自我意志的、令人深深同情的可怜女性。当然,悲剧的罪魁并不只是她的丈夫,主要的应是那个男尊女卑、不合理不人道的封建礼教制度。

“泾以二句,比意曲尽。”(吴恺生《诗义会通》)“泾以渭浊,湜湜(清澈)其沚(止)”是兴而比。源于甘肃至陕西高陵县合流的泾、渭二水,一浊一清。浊泾流入使清渭变浊,比喻新人对女主人公的诬害;而渭水之流虽浊,一旦静止则仍然清澈见底,喻女主人公的清纯本色不变。而丈夫因为“宴尔(欢乐)新昏”,沉迷于新婚之乐,才“不我屑以(与)”,不屑与我生活同居。上下四句,喻意宛曲详尽。本诗的比不仅量多而且很有特色。诗人用比多取自熟习的家庭生活和日常事物,自然贴切而又意蕴丰富。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用吃蔓菁萝卜却把精华的根块扔掉,比喻丈夫的重色不重德,语浅意深。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苦味的荼菜竟然像荠菜一样的甜,这种感受只有生活在极端痛苦中的弃妇才能具有。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用渡水行舟比喻家务安排,既竭尽全力又应变恰当处置有方,显示主妇的勤劳和聪明,十分富于诗意。 “既(尽)阻(拒)我德,贾(gu,商贩)用(货物)不售。”用商人卖不出去的货物来比喻一片好意遭到拒绝,既表现弃妇的善良又揭示其夫的绝情,很是浅俗生动。尤其是诗歌开始“习习(风声飒飒)谷风(来自山谷的大风),以(又)阴以雨”的起兴,狂风暴雨扑面当头而来,既是丈夫凶恶怒吼的象征,又为全诗渲染了一种风雨如磐的阴霾气氛,艺术效果是相当好的。

诗经《谷风》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弃妇的哀怨。她申述自己的辛勤,控诉丈夫的无情。
习习谷风,(一) 东风吹得多和煦,
以阴以雨。(二) 一会儿阴来一会儿雨。
黾勉同心,(三) 我多么想和你一条心,
不宜有怒。你不当把我来欺凌。
采葑采菲,(四) 采萝卜呀,采芜菁,
无以下体。(五) 不要用它的叶和茎。
德音莫违,好言好语别不听,
及尔同死。和你到老也相亲。

行道迟迟,(六) 我在那路上慢慢走,
中心有违。(七) 心里真是恨悠悠。
不远伊迩,(八) 不远呀,多近啊,
薄送我畿。(九) 送到门内就逗留。
谁谓荼苦? (十) 谁说那苦菜味儿苦?
其甘如荠。(十一) 它甜得好象荠菜心。
宴尔新婚,(十二) 你多快乐的新婚,
如兄如弟。哥呀妹呀一般地亲。

泾以渭浊,(十三) 比起渭水呀,泾水浊,
湜湜其沚。(十四) 泾水定下来也清清。
宴尔新昏,你的新婚多快乐,
不我屑以。(十五) 不愿和我再相亲。
毋逝我梁,(十六) 不要拆去我的鱼梁,
毋发我笱。(十七) 不要搬动我的鱼篓。
我躬不阅,(十八) 唉,如今我本身已不保,
遑恤我后! (十九) 又何必再去顾以后!

就其深矣,在那深水地方呀,
方之舟之。(二十) 用筏用船渡过它。
就其浅矣,在那浅水地方呀,
泳之游之。(二十一) 泅水游水渡过它。
何有何亡,有啥呀,缺啥呀,
黾勉求之。我尽力设法弄到它。
凡民有丧,(二十二) 人们要是出了事,
匍匐救之。(二十三) 爬也爬去挽救他。

不我能慉,(二十四) 你对我来不喜爱,
反以我为讎。反把我当仇人待。
既阻我德,(二十五) 拒绝我好心和好意,
贾用不售。(二十六) 好象那货物难出卖。
昔育恐育鞫,(二十七) 从前生活恐慌又贫困,
及尔颠覆。我和你共渡那患难。
既生既育,(二十八) 有了生计、有生活,
比予于毒。你把我当做毒物般。

我有旨蓄,(二十九) 我有美好的干菜,
亦以御冬。(三十) 打算用它来过冬。
宴尔新昏,你多快乐的新婚,
以我御穷。拿我的东西来挡穷。
有洸有溃,(三十一) 打了我,骂了我,
既诒我肄。(三十二) 尽要我来做苦工。
不念昔者,从前事情你不想,
伊余来塈。(三十三) 也曾爱过我一场。


注 释
(一)毛亨:“习习,和舒貌。东风谓之谷风。”
(二)陈奂:“以阴以雨,为阴为雨也。”
(三)陈奂:“黾勉,双声连绵字。……即勉勉也。”
孔颖达:“言己黾勉然勉力,思与君子同心。”
(四)郑玄:“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
(五)王夫之《诗经稗疏》:“此二菜,初则食叶,后乃食根。当食根时,叶粗老而不堪食,则是根可食而苗为人弃。无以下体者,不可以其茎叶之恶而不采其根也。……草木逆生,则根在下为上体,叶在上为下体。”
(六)毛亨:“迟迟,舒行貌。”
(七)马瑞辰:“《释文》《韩诗》云:‘违,很也’……很亦恨也。”
(八)陈奂:“伊,犹是也。迩,近也。不远伊迩,言不远是近也。”
(九)毛亨:“畿,门内也。”
郑玄:“送我裁于门内,无恩之甚。”
(十)毛亨:“荼,苦菜也。”
(十一)朱熹:“荠,甘菜。”
(十二)朱熹:“宴,乐也。”
(十三)姚际恒:“泾浊渭清。泾,喻新昏者。渭,喻己。谓泾诬以渭为浊,渭何尝浊哉?”
王应麟:“《地理志》泾水出安定郡泾阳县西开头山(今原州百泉县),东南至京兆阳陵县入渭(今京兆府高陵)。渭水出陇西郡首阳县西南鸟鼠山西北南谷山(渭州渭源县,今熙州渭源堡),东至京兆船司空县入河(今华州华阴县)。”
(十四)马瑞辰:“按《说文》:‘湜,水清见底也。’引诗湜湜其止。《说文》又曰:‘止,下基也。’湜湜即状水止之貌。《毛诗》旧本,盖本作止。凡水流则易浊,止则常清。……诗意盖谓水之流虽浊,而止则清。以喻己之色虽衰,而德则盛。沚当从《说文》作止。”
(十五)马瑞辰:“此不我屑以,以,犹与也,不我屑以,谓不我肯与。”
(十六)毛亨:“逝,之也。梁,鱼梁。”
朱熹:“梁,堰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鱼之往来者也。”
(十七)严粲:“盖为堰以鄣水,空中央,承之以笱。”
朱熹:“笱,以竹为器,而承梁之空以取鱼者也。”
(十八)毛亨:“阅,容也。”
(十九)陈奂:“遑祗作皇。……皇,暇也。”
(二十)朱熹:“方,桴。舟,船也。”
(二十一)朱熹:“潜水曰泳,浮水曰游。”
(二十二)郑玄:“凡于民有凶祸之事。”
(二十三)朱熹:“匍匐,手足并行,急遽之甚也。”
(二十四)陈奂:“能字,各本在不我下,转写误耳。……能宁既则,皆为语词之转。《说文》引《诗》作能不我慉。段注云与能不我知、能不我甲,句法同也。……慉与好亦同义。……畜与慉同。”
段玉裁:“按能之言而也、乃也。”
(二十五)朱熹:“阻,却。”
(二十六)郑玄:“如卖物之不售。”
(二十七)朱熹:“因念其昔时相与为生,惟恐其生理穷尽,而及尔皆至于颠覆。”
毛亨:“鞫,穷也。”
(二十八)郑玄:“生,谓财业也。育,谓长老也。”
(二十九)毛亨:“旨,美。”
陈奂:“高注吕览仲秋纪云,蓄菜,干苴之属也。”
(三十)陈奂:“御、禦,古今字。秦《黄鸟》传,禦,当也。”
(三十一)朱熹:“洸,武貌。溃,怒色也。”
(三十二)朱熹:“肄,劳。……而尽遗我以勤劳之事。”
段玉裁:“按勩之假借字也。”
(三十三)马瑞辰:“爱,正字作㤅。《说文》:‘㤅,惠也’。𢟪,古文。是𢟪即古文爱字。此诗塈,疑即𢟪之假借。伊予来塈,犹言维予是爱也,仍承昔者言之。”

注 音
黾min敏 湜shi食 慉xu畜 贾gu古 洸guang光 塈xi系

《谷风》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习习谷风,习习和畅的东风,


维风及雨。是风和雨一道。


将恐将惧,又恐又惧的时候,


维予与女。是我和你相好。


将安将乐,又安又乐的时候,


女转弃予! 你反丢弃我了!


习习谷风,习习和畅的东风,


维风及颓。是风和龙卷风一起。


将恐将惧,又恐又惧的时候,


寘予于怀。把我放在怀里。


将安将乐,又安又乐的时候,


弃予如遗! 丢我好像忘记!


习习谷风,习习和畅的东风,


维山崔嵬。是吹在山顶崔巍。


无草不死,没有些草不死,


无木不萎。没有些树不萎。


忘我大德,忘记了我的大德,


思我小怨! 只念着我的小怨!


(采用陈子展译诗)



[注释] ①习习:温暖、和舒。一说为大风声。②将:且。③女:汝。④转:反而。⑤颓:龙卷风。⑥崔嵬:山巅。一说为山高峻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怨刺诗。关于它的主旨,《诗序》说是“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绝焉”,这是可取的。细观诗意,见出诗人所抒发的正是朋友相弃相怨之情,它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暴露了当时社会风俗的浇薄和世态的炎凉。


全诗共三章。首章以“习习谷风,维风及雨”起兴,用风雨的相互感应来比喻朋友的相互依靠。谷风,东风之谓也。东风化雨,滋养万物;朋友之情,润泽心灵,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言:“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世界而进入和风细雨的春天,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培根《随笔·论友谊》)友谊对于人生是如此重要,所以当那位朋友遭受厄运、又恐又惧之时,诗人和他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帮他渡过了难关。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在步入安乐之地以后,竟然抛弃了患难之交! 面对着不幸的命运,诗人在此章中抒写了内心深处的惊异和痛苦之情。


二章意同首章,但在描写上更具形象性,内容较前深刻,情感也更为丰富了。首二句仍为兴句,以谷风和龙卷风相扶而上来比喻朋友之间的相率而成。看来那位朋友是很懂得这一点的,处境恶劣、惶恐不安时,他“寘(置)予于怀”,亲密无间;而一旦摆脱困境、地位显达,便一反常态,“弃予如遗”了! 如果说,上章写了彼此对待朋友态度的不同,那么这章就写了那个人对待自己前后态度的变化。“寘予于怀”,惟恐照应不周,不断给两人关系加温,可谓形容小人之情如画;“弃予如遗”,把自己利用过后加以抛弃,很快就忘掉了过去对他的种种帮助,堪称势利场中特有的遗忘心理的揭示。两相对照,便使人看尽了世态炎凉,而诗人从中所体验到的,则不仅是极大的痛苦,而且还有着不尽的怨恨了。


以上两章,诗人谴责了那个朋友忘恩负义的行径,接下来第三章,便很自然地点出其病根所在。在前四句中,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和顺的谷风所吹拂的范围甚广,不仅平原沃野上的草木受其滋养,就连高山之巅的草木也受其恩惠;然而自然界春生秋落,它们最终是难免枝枯叶萎的。诗人意在比喻朋友相互帮助,本是无微不至,情深意长的,君子交友之道,就不应以一眚掩大德;但无奈势利小人总是“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这正是权势场的通例,恰似枝枯叶萎是自然界的规律一样。众所周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自己的日常言行都被计较,而为人处世的大节却被忘记,那么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友谊可言?如果生活之中抽去了友谊,那岂不是让人置身于一片精神的沙漠中么? 读到这里,我们已分明感受到了诗人的那种凄楚万分的心情。


此篇出自《小雅》。《诗经》中还有一篇同题之作,那是《邶风》中的一首弃妇诗。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以充满感情的笔调,哀叹着被抛弃的不幸命运,揭露了那种昔同乎苦、今弃乎乐的卑劣灵魂,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倘若细论,则亦可见出若干差异,比如:此诗纯为抒情,彼诗杂有叙事;此诗表现了痛苦、怨恨、凄楚之情,彼诗除此之外尚有缠绵之思;此诗谋篇,明晰而紧凑,彼诗布局,琐细而完整;此诗遣词,言简而意赅,彼诗造句,繁富而精当等等。两相比较,拈出异同,更可以见出各自的特点。

《谷风》 - 中外文学著作 - 可可诗词网

《谷风》

 诗歌。《诗经·国风·邶风》的第十首,这是一首弃妇诗。一个弃妇描述了她在离开夫家后的途中回忆自己婚后黾勉劳累反受虐待,生儿育女反遭遗弃的情景,诉述了弃妇的不幸,谴责了故天的无情,从而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妇女的痛苦和婚姻制度的不合理。这首诗结构严谨,抒情与叙事相结合,诗意委婉,言有尽而哀怨无穷。另《诗经·小雅》中也有一首诗题为“谷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