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蜀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蜀相》

《蜀相》

诗歌篇名。唐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公初至成都时作。上四祠堂之景。下四丞相之事。首联,自为问答,记祠堂所在。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见报国苦衷。有此两句之沉挚悲壮,结作痛心酸鼻语,方有精神。宋宗忠简公临殁时诵此二语,千载英雄有同感也。”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因谒庙而感武侯,故题止云《蜀相》。 一二,叙事老境;三四,‘堂’‘柏’分承。此特一诗之缘起也。五六,实拈,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武侯,亦如镕金浑化。七八,慷慨涕泗,武侯精爽,定闻此哭声。从来武侯庙诗,名作林立,然必枚举一事为句。始信此诗统体浑成,尽空作者。”今人张碧波、邹尊兴《新编唐诗三百诗译释》:“通过对诸葛亮忠心为国的赞扬和功业未遂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为国立功的激情。”今人周汝昌说:“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唐诗鉴赏辞典》)此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游成都诸葛亮祠所作。它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无限敬仰和惋惜的心情,同时寄寓了他忧国忧民和壮志不得施展的感慨。全诗以设想新奇的问句领起,以涕泪满襟之情状作结,吊古以伤今,咏古以抒怀,感情贯注,沉挚悲壮;语言高度凝炼、警策,音调和谐;结构紧凑,对仗工整。此诗影响极大。据正史记载,唐王叔文推行政治革新,失败时,在中书堂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宋抗金名将宗泽临终时,也吟诵了这两句诗,并大呼“渡河”三声而气绝。


《蜀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蜀相:指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他死后人民为他立祠纪念,即丞相祠,今称武侯祠,在四川成都南。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森森:形容树木枝叶茂密。空:徒然。好(hǎo)音:悦耳的鸣声。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帮自己平定天下。频烦:屡屡,再三。两朝(cháo):指诸葛亮先后辅佐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朝。开济:开物济时,即开创大业,匡济时政。捷(jié):战胜。

【大意】你要寻访千古垂名的诸葛丞相的祠堂吗?它就坐落在成都城外古柏环抱、一片翠绿的地方。你看,满院的萋萋碧草映绿了石阶,可是却无人来领略这蓬勃的春色;树丛里黄鹂在不住地歌唱,可也仅是徒然地自唱自赏。周围的一切,是多么荒凉空寂啊。想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一再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先是辅佐刘备开创大业,继而又扶持刘禅度过危机,献出了一个老臣的赤胆忠心。可惜他没能等到出师伐魏成功,就病死军中,这多么叫后世的英雄豪杰扼腕叹恨、泪流满襟啊!

字数:521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57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