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葛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葛覃》

 葛之覃兮,长长的葛藤,


施于中谷,山沟沟里延伸,


维叶萋萋。叶儿密密层层。


黄鸟于飞,黄雀飞飞成群,


集于灌木,聚集在灌木林,


其鸣喈喈。叽叽呱呱不停。


葛之覃兮,长长的葛藤,


施于中谷,山沟沟里蔓延,


维叶莫莫。叶儿阴阴一片。


是刈是濩,葛藤割来煮过,


为絺为绤,织成粗布细布,


服之无。 穿起来舒舒服服。



言告师氏,告诉我的保姆,


言告言归。我告了假要走娘家。


薄污我私(11),洗洗我的内衣,


薄澣我衣(12)。洗洗我的外褂。


害澣害否(13)? 该洗的是啥,甭洗的是啥?


归宁父母(14)。我就要回家看我爹妈。


(采用余冠英译诗)



[注释] ①覃:延长。②施(yi):蔓延。③维:发语词。萋萋:茂盛的样子。④于:语助词。⑤莫莫:茂密状。⑥濩(huo):煮。煮葛取其纤维织布。 ⑦絺(chi):细葛布。 绤(xi):粗葛布。 ⑧(yi):厌。⑨言:语助词。师氏:保姆。⑩告归:告假回家。(11)薄:句首助词,有时含有“勉力”之义。污:搓揉去污。私:内衣。(12)澣(huan):洗濯。衣:外衣。(13)害:同“曷”,哪些。(14)归宁:女子回娘家探亲。“宁”是慰安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欢快的女子归宁之歌。在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几乎像是她们的一个节日。不但可以和久别的亲人团聚,而且可以在熟悉的旧时环境中重温少女时代的生活,包括陶醉于大自然和诗意劳作的欢愉。尽管这首诗所写的是归宁前的情景,但这种对归宁的强烈向往却是全诗的灵魂,也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


首章描绘出美好的山间景象:长满茂密叶子的葛藤蜿蜒伸展,叽叽呱呱的黄雀上下飞鸣,聚集在灌木林上。这景象,动静相间,声色并茂,朴素和谐,生机盎然,呈现出一片绿意和生命活力。接下来一章,在这幅图景上出现了劳动者的身影。一群少女一边割着葛藤,一边唱着歌儿:“葛藤割来煮过,织成粗布细布,穿起来舒舒服服。”宛转的歌声与黄雀的鸣叫汇成一片,少女的身影与山间的翠绿融为一体。这该是多么令人陶醉流连的景象啊!


可是,这美丽的自然与诗意的劳作跟末章的归宁却似乎不搭界。说是因黄鸟聚鸣而兴家人团聚之想吧,前两章描写的重点显然在葛不在鸟(第二章根本没有写到鸟);说是写采葛治葛吧,跟末章的归宁更毫无干涉。其实,前两章次第映现的,乃是女主人公心之所忆(这并不排斥有眼前景的触发),是脑海中所浮现的少女时代在娘家跟女伴们上山采葛的情景。那简直是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生活的缩影,是青春与快乐的象征。因此保留在心中的记忆永远那样亲切而鲜明。一想到这种永远令人怀恋的情景,就情不自禁地涌起迫切地回娘家的念头。于是,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末章。


末章是女主人公向公婆丈夫告假后跟保姆说的话,也是她心中唱起的欢快的歌。跟上两章回忆往昔时比较舒缓的调子不同,这一章是在急切的口吻中透出无限欢畅激动的感情。尽管同样是四言句式,但语助词“言”、“薄”、“害”的频频重叠,却使本来比较平缓的四言句显得节短势促,活现出女主人公迫不及待的心情和不加掩饰的激动喜悦。诗的节奏韵律与女主人公跃动的心律相应。诗到最后,她的心也似乎飞起来了,这首欢快的歌也就在唱出“归宁父母”的主题,到达最高潮时戛然收束。

诗经《葛覃》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葛覃》


女子做完工后,准备回娘家看她的父母。
葛之覃兮,(一) 葛儿呀,长又长,
施于中谷,(二) 蔓延在那谷中央,
维叶萋萋。(三) 它的叶儿青苍苍。
黄鸟于飞,(四) 黄鹂飞来又飞往,
集于灌木,(五) 歇在那丛生的小树上,
其鸣喈喈。(六) “咭咭咶咶”的对唱。

葛之覃兮,葛儿呀,长又长,
施于中谷,蔓延在那谷中央,
维叶莫莫。(七) 它的叶儿绿汪汪。
是刈是濩,(八) 割它呀、煮它呀,
为絺为綌,(九) 织细布、织粗布,
服之无斁。(十) 穿起它来不厌恶。

言告师氏,(十一) 告诉我家的阿妈,
言告言归。告诉她我要回家。
薄污我私,(十二) 快清理我的内衣,
薄浣我衣,(十三) 快洗浣我的外装,
害浣害否?(十四) 哪件洗呀哪件藏?
归宁父母。(十五) 我要回家看爹娘。


注 释
(一)朱熹:“葛,草名。蔓生,可为絺綌者。”
毛亨:“覃,延也。”
(二)毛亨:“施,移也。中谷,谷中也。”
(三)毛亨:“萋萋,茂盛貌。”
(四)毛奇龄《续诗传鸟名》:“黄鸟,黄鹂也。原作黧黄,以鸟本黄色而间以黑色为缘饰,因两举其色而统名之曰黧黄。”
(五)朱熹:“灌木,丛木也。”
(六)毛亨:“喈喈,和声之远闻也。”
(七)朱熹:“莫莫,茂密貌。”
(八)朱熹:“刈,斩。濩,煮也。”
(九)毛亨:“精曰絺,粗曰绤。”
朱熹:“葛既成矣,于是治以为布,而服之无厌。”
(十)毛亨:“斁,厌也。”
(十一)朱熹:“言,辞也。师,女师也。”
闻一多《诗经通义》:“姆,即师氏。……论其性质,直今佣妇之事耳。”
(十二)陈奂:“《芣苢》《传》云:‘薄,词也。’”
朱熹:“污,烦撋(两手相摩揉)之以去其污,犹治乱而曰乱也。”
姚际恒《诗经通论》:“私,衵服。衣,蒙服;非礼衣。礼衣不浣也。”启华按:《玉篇》:“衵(ni呢),女秩切,近身衣也,日日所著衣。”即今之衬衣,或名内衣。”
(十三)朱熹:“浣,则濯之而已。”
(十四)毛亨:“害,何也。”
段玉裁《诗经小学》:“按古害读如曷。……借害为曷。”
郑玄:“我之衣服,今者何所当见浣乎?何所当否乎?”
(十五)朱熹:“宁,安也。谓问安也。”

注 音
覃tan潭 施yi异 萋qi妻 喈jie皆 ��huo获絺chi痴 綌xi隙 斁yi乙 浣huan缓 害he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