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民》

(一)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二)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灾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三)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四)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五)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六)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七)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八)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注释〕 厥初:当初。生民:周部落的形成。 时:是。姜嫄:有邰氏的女儿,帝喾的妃子,后稷的母亲。 克:能。禋(yīn)祀:祭祀。 以:因而。弗:不。 履:踏上。帝武:上帝的足迹。敏:脚的大拇趾。歆(xīn):心有所感。 攸:于是。介:居家。止:休息。 载:语助词。震:娠,妊娠。夙:肃,单独住。 弥:满。厥:那些。 先生:头胎。如达:指顺产。 坼(chè):裂。副(pì):破。 赫厥灵:显了这样的灵。 不宁:不赐福分。 不康:不安。 诞:发语词。寘(zhì):置。 腓字:庇护养育。 平林:平原上的树林。 会:适逢。 呱:哭叫。 覃(tán):长。訏(xū):大。 匍匐:爬行。 克:能。岐:跂,站立。嶷(yí):长高。 蓺:种植。荏菽:黄豆。 旆(pèi)旆:繁盛。 役:颖,带芒的谷穗。穟(suì)穟:禾苗长得美而盛。 幪(ménɡ)幪:茂盛的样子。 瓞(dié):小瓜。唪(běnɡ)唪:累累。 相:视,观察。 茀(fú):拔除。 实:是,这样。方:露出白芽。苞:吐出白芽。 褎(yòu):禾苗长高。 颖:穗沉甸甸。栗:谷粒饱满。 即:往。有邰(tái):氏族名。 秬(jù):黑黍。秠(pī):一粒二米的黑黍。 穈(mén或mí):良种粟,红色。芑(qǐ):也是一种粟,白茎。 恒:普遍。 任:抱着。负:背着。 肇:开始。 揄:舀取。 蹂:揉。 释:淘米。叟叟:嗖嗖。 烝:蒸。浮浮:热气腾腾的样子。 谋:商议。惟:筹划。 萧:蒿类植物。 羝(dǐ):公羊。(bó):剥皮。 燔(fán)、烈:烧烤。 嗣岁:来年。 卬(ánɡ):我。豆:古代食器。 登:瓦制食器。 歆:安享。 胡:大。臭(xiù):香味。亶:确实。时:美好。

〔鉴赏〕 《诗经》中《大雅》通常反映王朝的重大措施或事件。《生民》是《大雅》中追述周人发祥过程的史诗中的一篇,专门讴歌周人始祖后稷不寻常的诞生、成长的过程和事迹。《毛诗序》说“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

周人可以说是构成华夏民族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中国经典中,对这些构成民族的始祖的描绘里,这一篇最具体详尽,最富文学性,最令人感动。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关于周部族的起源部分主要取材于这篇史诗。

这首诗首先以神秘而亮丽的色调渲染了后稷诞生的灵异。诗人写道,后稷的母亲名叫姜嫄,她非常虔诚地祭祀天帝,在一次野外出行中踩踏了天帝巨大的足迹,心有所感,由此怀胎,有了后稷。这些诗句没有明确讲到他的生父之名,只是表明后稷的出生不同凡人,他是由天帝显灵而有,与许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远古半神半人的英雄人物一样,从诞生时就具有了神圣的光环。《史记·周本纪》又采用了另一种说法,称姜嫄为帝喾元妃,因此后稷为帝喾之子,这同样显示后稷身世的不凡。

这篇史诗中最神奇、最打动人心的是后稷在婴儿期所遭受的苦难和受到天地间各种各样的生灵的关爱与拯救。姜嫄虽然顺利地生下后稷,却以他为不祥,把他抛弃(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以为姜嫄此举是为了验证他是否真具有神性)。后稷先是被丢在陋巷,但是随即就有牛羊来庇护、养育他。后来他又被置于树林中,但遇到了砍柴的人,被带回了家。其后他被放到寒冰之上,有冻死的危险,处境真是极其严峻。然而奇迹又出现了,有大鸟飞来,以其巨大的翅膀覆盖他,用羽毛来为他驱除严寒,保持温暖。后来大鸟终于飞去,他放声大哭,一面爬行,一面哭,一路上留下了他稚嫩的哭声。后稷在苦难中茁壮成长,他的遭遇引起人们深深的同情,也使人们回忆起祖先、或者人类早期的严酷环境和艰难生活;而他的奇异的经历也使人们知道他具有神性,为天帝所保佑,使人们意识到他肩负着神的期望,注定要创立伟大的事业。

《生民》以十分细腻的笔法和动人的语言铺述后稷幼年时的奇特遭遇是为了说明周人血统的高贵,他们是天帝降生的部落,是神的后裔,因此有资格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然而后稷的形象所负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一点,他的神圣性具有更重要的思想、文化上的含义。古希腊荷马史诗所颂扬的半人半神的豪杰多半是战场上的英雄,善于征战,勇于杀敌。与此成为对照,后稷只是个种庄稼的能手,《生民》以一半的篇幅细致地描写他种地的技能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诗歌赞颂他在童年时期就喜爱种植,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许多种地的诀窍。他懂得选择良种,善于观察作物的长势,适时除草。他种植的作物品种很多,有大豆、各种粟、麦子、麻、各种瓜类等。这些庄稼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都长得非常茂盛,苗绿禾壮,果实饱满;诗人描写道:一串串的穗子沉甸甸地低下了头,一排排豆荚鼓鼓囊囊地挺立着,一个个圆滚滚的甜瓜布满田间。

这些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都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远古先民时代,人们只知采集果实,捕鱼打猎,茹毛食腥,在这样的条件下,后稷给人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生民》篇可以说描绘了中国人的伊甸园,但这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劳动的产物;不是上帝的创造,而是人类自己的杰作。这就是《生民》篇的真价值所在。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笃信民以食为天,特别重视物质财富的创造,以及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发明,因此把作出这些创造发明的人推崇为“圣人”。如《周易·系辞下》把发明渔网的伏羲,制造农具的神农氏,首制衣服、舟楫、牛车等器物的黄帝、尧、舜尊为圣人。在《生民》中,后稷是被当作农神加以描绘的。这篇史诗告诉人们,真正的英雄不是那种以杀戮为能事、一味逞匹夫之勇的一介武夫,而是那些使人类免于饥饿、享受美好生活的伟人;真正神圣的事业不是远征和冒险,而是开发新的生产领域,让人们过得幸福的圣贤;最值得称颂的人类活动,不是为争夺美女或复仇而兴师动众、大张挞伐,而是神奇的创造与和平的劳动。中国古代典籍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生民》就是最好的证明。


《生民》 - 中外文学著作 - 可可诗词网

《生民》

 诗歌。《诗经·大雅》的第十一首。这是一首史诗。诗中描述了周族始祖后稷的诞生和他发明种植的神奇事迹。先写姜嫄踩着上帝足迹感孕而生后稷,再写后稷被弃而不死,他具有天生的种植才能,发展了周族的农业生产,并在邰地定居建国,他用收获的粮食创立祭祀,大家忙忙碌碌,在祭祀中祈求来年也获丰收。全诗将神话和历史揉合在一起,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描写细致而形象,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上古神话的重要资料。

诗经《生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生民》


诗篇记载后稷诞生情况,富有神话色彩。歌颂后稷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也写到祭祀求年的事。
厥初生民,(一) 当初生出这个人,
时维姜嫄。姜嫄是他的母亲。
生民如何? 怎样生出这个人?
克禋克祀,(二) 去祭祀,多虔诚,
以弗无子。(三) 祈求不要缺儿子。
履帝武敏歆,(四) 惊喜的踏着上帝的足拇迹,
攸介攸止,(五) 另居哩、安息哩,
载震载夙,(六) 怀胎哩、小心哩,
载生载育,生了哩、养了哩,
时维后稷。就是这个小后稷。

诞弥厥月,(七) 呀,足了月、怀着胎,
先生如达。(八) 头胎象生个小羊来。
不坼不副,(九) 胞衣不破不裂开,
无菑无害。没痛苦、没灾害。
以赫厥灵,(十) 显出这样的灵异,
上帝不宁? 是上帝不安在作怪?
不康禋祀? 对我的祭祀不开怀?
居然生子。(十一) 这样让我生个卵子来。

诞寘之隘巷,呀,把他放在小狭巷,
牛羊腓字之。(十二) 庇乳他的有牛羊。
诞寘之平林,呀,把他放在树林里,
会伐平林。(十三) 恰巧人们伐树忙。
诞寘之寒冰,呀,把他放在冰冻上,
鸟覆翼之。(十四) 鸟儿覆抱他用翅膀。
鸟乃去矣,鸟儿以后飞去了,
后稷呱矣。(十五) 后稷呱呱地哭了,
实覃实訏,这样大、这样长,
厥声载路。(十六) 声音传得多宏亮。

诞实匍匐,(十七) 呀,他在那儿爬呀爬,
克岐克嶷,会站起、会站正,
以就口食。(十八) 喜欢学着种庄稼。
蓺之荏菽,(十九) 种呀种着那大豆,
荏菽旆旆,(二十) 大豆长得真密茂,
禾役穟穟,(二十一) 禾苗儿呀多挺秀,
麻麦幪幪,(二十二) 麻呀麦呀密密麻麻,
瓜瓞唪唪。(二十三) 大瓜小瓜结得真不差。

诞后稷之穑,呀,后稷他来种庄稼,
有相之道。(二十四) 观察土地有办法。
茀厥丰草,(二十五) 拔除杂草一把把,
种之黄茂。(二十六) 种下一片好庄稼。
实方实苞,(二十七) 种子吐芽又含苞,
实种实褎, 苗儿短、苗儿高,
实发实秀,茎儿长起穗儿早,
实坚实好,茎儿坚呀茎儿好,
实颖实栗。穗儿垂垂穗儿饱。
即有邰家室。(二十八) 他到邰邑成家立室了。

诞降嘉种,(二十九) 呀,把好种子来发放,
维秬维秠,(三十) 那黑黍、双米黍,
维糜维芑。那红粱、那白粱。
恒之秬秠,(三十一) 黑黍、双米黍种满地,
是获是亩。(三十二) 收获它来又统计。
恒之糜芑,红粱、白粱种满地,
是任是负。把它抱起又背起。
以归肇祀。(三十三) 这就回来开始了祭祀。

诞我祀如何? 呀,我们的祭祀怎么样?
或春或揄,(三十四) 有的在春米、有的舀米忙,
或簸或蹂。(三十五) 有的搓着米、有的扬米糠。
释之叟叟,(三十六) 淘米呀,溲溲响,
烝之浮浮。(三十七) 蒸米呀,蒸气扬。
载谋载惟,(三十八) 出主意、细思量,
取萧祭脂,(三十九) 燃蒿和油庙祭满屋香,
取羝以。(四十) 冬祭行神宰只公绵羊。
载燔载烈,(四十一) 火上烧、火上烤,
以兴嗣岁。(四十二) 求个来年丰收好上好。

卬盛于豆,(四十三) 把肴肉上盛在木盘,
于豆于登。在木盘、在瓦鐙。
其香始升,那些香气向上升,
上帝居歆。(四十四) 上帝这儿来闻一闻。
胡臭亶时! (四十五) 真是呀,喷喷香!
后稷肇祀,自从后稷祭上苍,
庶无罪悔,(四十六) 该没有过错挂心肠,
以迄于今。直到了现在都一样。


注 释
(一)郑玄:“厥,其。初,始。时,是也。言周之始祖,其生之者,是姜嫄也。”
朱熹:“姜嫄,炎帝后,姜姓,有邰氏女,名嫄,为高辛之世妃。”
(二)陈奂:“禋,敬。……《维清》传:禋,祀也。散文则禋亦祀,对文则禋为敬。”
方玉润:“祀者,祭之通名。诗第言克禋克祀者,谓能精意以养祖耳。”
(三)王先谦:“三家弗作祓。”
郑玄:“克,能也。弗之言祓也。姜嫄之生后稷如何乎?乃禋祀上帝于郊禖,以祓除其无子之疾,而得其福也。”
(四)王先谦:“《鲁》说曰:履帝武敏。武,迹也。敏,拇也。”
朱熹:“履,践也。帝,上帝也。武,迹。敏,拇。歆,动也。犹惊异也。”
马瑞辰:“又按歆之言忻,即《史记》所云:心忻然欲践之也。诗先言履帝武敏,后言歆者,倒文耳。”
方玉润:“拇、迹,大指处。”
(五)马瑞辰:“按介之言界,谓别居也。止即处也。……故《笺》以为左右所止居。”
(六)马瑞辰:“按《尔雅》:‘娠、震,动也。’郭注:‘娠,犹震也。’《说文》:‘娠,女妊身动也。’《春秋》传曰:后緡方娠。今《左传》作震。震即娠之声近假借。载震,即《周本纪》所云:身动如孕者,是也。”
朱熹:“夙,肃也。生子者,及月辰居侧室也。”
(七)朱熹:“诞,发语辞。弥,终也。”
胡承珙:“盖诞本训大,即以为语辞,亦必言其事大而后为此语。”
陈启源:“凡言诞者八,诞皆训大,叹美之词也。”
(八)朱熹:“先生,首生也。”
郑玄:“达,羊子也。……生如达之生,言易也。”
魏源:“《初学记》、《艺文类聚》皆引《说文》曰:羔,羊子也。……羍,七月生羔也。……然则先生如达,盖谓稷妊七月而生。”
(九)马瑞辰:“惟虞东学诗云:人之初生,皆裂胎而出,骤失所依,故堕地即啼。惟羊连胞而下,其产独易,故诗以如达为比,又常熟陶太常元淳曰:凡婴儿在母腹中,皆有皮以裹之,俗所谓胞衣也。生时其衣先破,儿体手足少舒,故生之难。惟羊子之生,胞仍完具,堕地而后,母为破之,故其生易。后稷生时,盖藏于胞中,形体未露,有如羊子之生者,故言如达。今按前二说是也。下言不坼不副,盖谓其胞衣之不坼裂也。无菑无害,亦当指后稷言。”
吴闿生:“菑、灾古今字。”
(十)陈奂:“赫训显。以显其灵句,承上启下。……康,乐也。”
朱熹:“上帝岂不宁乎?岂不康我之禋祀乎?”
(十一)魏源:“胞无坼副之形,儿无灾苦之啼。古人未知后世翦胞之法,故见其浑沌包裹,形如卵然,则以为小产未成形而弃之。居然生子者,古人谓卵为子。……居然,惊遽词。惊其胎生如卵,是以先弃诸隘巷,再弃诸平林,皆不知其中有婴儿也。迨伐林之人,弃诸寒冰,乃有大鸟翼覆移时,如伏卵然,稷得鸟伏气,乃破胞而出,如鸟出鷇,呱呱喤喤,其家始闻而收之,故至是始言实覃实訏,厥声载路。以明前此未尝嗁也。”
(十二)马瑞辰:“何氏《古义》读同厞隐之厞,谓隐蔽之也。芘亦芘隐之意。《说文》:‘字,乳也。’字、育、乳,三字同义。”
(十三)朱熹:“会,值也。值人伐木而收之。”
(十四)朱熹:“覆,盖。翼,籍也。以一翼覆之,一翼籍之也。”
(十五)朱熹:“呱,啼声也。覃,长。訏,大也。”
马瑞辰:“状其声之长且大也。……实者,寔之假借,当从定本作实之言是。”
(十六)王夫之:“路之训大。……覃,长。訏,大。而后云载大者,自言厥声。以足上文不嫌复也。”
(十七)朱熹:“匍匐,手足并行也。岐、嶷,峻茂之貌。”
马瑞辰:“岐当读如跂立之跂。……岐当即跂之假借。嶷当读仡立之仡。……疑、仡二字双声,故通用。克岐,谓能跂立。克嶷,则能正立矣。”
(十八)吴闿生:“就,成也。口食,口之所食。言其幼时便好种植之事。”
(十九)郑玄:“蓺,树也。”
毛亨:“荏菽,戎菽也。”
郑玄:“戎菽,大豆也。”
王先谦:“《韩》荏作戎。”
(二十)陈奂:“旆旆从㫃,术声。旆旆犹术术。《说文》:术,草木盛。术术然,读若軰。长、盛,义同也。”
(二十一)陈奂:“生者曰苗,秀者曰禾。别言也。浑言苗亦得称禾。禾役者,苗之干也。”
毛亨:“穟穟,苗好美也。”
(二十二)严粲:“曹氏曰:‘幪,密也。’”
朱熹:“幪幪然茂密也。”
(二十三)毛亨:“唪唪然多实也。”
王先谦:“三家唪作菶。”
马瑞辰:“案唪唪,即菶菶之假借。《说文》玤,读若诗曰瓜瓞菶菶。又唪读若诗瓜瓞菶菶,皆用本字。盖本三家诗。菶菶,犹斾斾、幪幪,皆盛貌也。”
(二十四)马瑞辰:“按《尔雅·释诂》:‘相,视也。’《周本纪》云:稷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五谷者稼穑焉。’”
(二十五)王先谦:“《韩》茀作拂。曰:‘拂,弗也。’”
马瑞辰:“《尔尔雅·释诂》:‘弗,治也。’治为除治之。为毛传所本。茀即弗也。”
(二十六)毛亨:“黄,嘉谷也。茂,美也。”
马瑞辰:“按《墨子·明畏篇》择五谷之芳黄以为酒醴粢盛,是五谷通可谓之黄茂。毛传但言嘉谷,本泛指五谷言。”
(二十七)马瑞辰:“按《广雅·释诂》:‘方,始也。’方为苗生之始,犹才为草木之初。方之言分也,放也。谷种得气,始分放也。苞之言包。程瑶田:谷始生苗,包而未舒。是也。……方为谷始吐芽,苞则渐含包矣。种当读如余发如此种种之种。程瑶田:种,出地短。是也。……褎读如《汉书》褎然举首之褎。程氏曰:褎,苗渐长。是也。……《吕氏春秋》辨土曰:厚土则孽不通,薄土则幡不发。盖谓茎不能高发也。则知诗发为发茎。《笺》以为发为发管时,是也。秀谓成穗。《说文》:‘𥝩,禾成秀也。’𥝩即穗字。发为茎之高发,秀则已成穗矣。坚谓茎坚。……好谓均好。《大田》诗:‘既坚既好。’《笺》云:尽齐好矣。是也。……至于颖则穗之垂者。《传》曰:‘颖,垂颖也。’《说文》:颖,禾末也。……栗则谷之成者。《传》曰:栗,其实栗栗然。栗栗犹离离,垂实之貌。”
(二十八)严粲:“《释文》曰:邰,今京兆武功县。《传》曰:邰,姜嫄之国也。”
(二十九)严粲:“朱氏曰:‘降言教民稼穑,是降于民也。’《书》云:‘稷降播种。’是也。”
(三十)毛亨:“秬,黑黍也。秠,一稃二米也。穈,赤苗也。芑,白苗也。”
陈启源:“秬秠,黍类也。穈芑,粱类也。孔《疏》引《尔雅》郭璞注,释穈为赤粱粟,芑为白粱粟。”
(三十一)朱熹:“恒,遍也。谓遍种之也。”
(三十二)严粲:“《笺》曰:‘成熟则获而亩计之。’今曰计所获也。……至熟时,则于是刈获之,于是亩计之。遍种之以穈芑。至熟时,则于是肩任之,于是背负之,以归而始祭焉。后稷封邰,初祭宗庙也。”
(三十三)严粲:“《传》曰:‘肇,始也。’王氏曰:‘后稷始受国为祭主,故曰肇祀。’”
(三十四)马瑞辰:“按《说文》:‘舂,捣粟也。’《仓颉篇》:抒,取出也。舂,捣米于臼,而揄自臼取出。故《笺》曰:舂而抒出之。揄者,舀之假借。《说文》:‘舀,抒舀也。’……揄、舀一声之转,故通用。揄,古音如由,故与蹂、叟、浮等字为韵。”
(三十五)陈奂:“《经》言簸,《传》言簸糠。……《说文》:箕,簸也,簸米去糠也。”
马瑞辰:“按《传》蹂黍,当从定木作蹂米。米与糠相对成文。既簸除其糠,复取其米蹂治之也。”
(三十六)王先谦:“《鲁》释作淅。”
陈奂:“《传》云淅米者,《士丧礼》祝淅米于堂。注:淅,汰也。凡米必先渍之而后汰之,是谓之淅亦。谓之释。今吴俗谓之淘,淘即汰之转耳。”
毛亨:“叟叟,声也。”
(三十七)陈奂:“《说文》:烝,火气上行也。烰,烝也。引《诗》作烝之烰烰。《尔雅》:‘烰烰,烝也。’烰烰,义近炊米,字从火。三家诗及《尔雅》作烰。烰者,本字。《毛诗》浮浮,则假借也。”
(三十八)严粲:“《笺》曰:‘惟,思也。’今曰:惟,思之专也。”
(三十九)朱熹:“萧,蒿也。脂,膟菅也。宗庙之祭,取萧合膟䒿爇之,使臭达墙屋也。”
(四十)毛亨:“羝,牡羊也。”
马瑞辰:“古者軷祭有二,一为出行之軷。……一是冬祭行神。《月令》五祀,冬祭行。郑注引中霤礼曰:行,在庙门外之西,为軷壤,厚二寸,广五尺,轮四尺,北面设主于軷上。……冬祭行,则用羊。《周官》羊人五祀共其羊牲,是也。取羝以軷,正冬祭行神之礼。祭行则祀无不举,而今岁之祀毕矣,故曰以兴嗣岁。”
(四十一)朱熹:“燔,傅诸火也。烈,贯之而加于火也。”
(四十二)严粲:“嗣岁者,继今岁,谓来年也。……皆以兴起来岁之事,谓俦其又丰也。不曰来岁,而曰嗣岁,欲其丰年相续也。”
(四十三)于省吾:“毛公鼎的印邵皇天,即仰邵皇天。《瞻印》的瞻印昊天,即瞻仰昊天。《车𤛉》篇的高山仰止,《说文》引作高山印止。仰为后起的分化字。……古人祭祀时,设豆于俎几之上,祭者跪拜于神主之前,执燔烈之肉以上盛于豆,故曰仰盛于豆。”
陈奂:“《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瓦豆谓之登。’……案豆、登制相似,豆下之跗名镫,则镫必有足。豆以木,镫以瓦,为别耳。”
(四十四)陈奂:“上章《传》:歆,饷也。居,语词。上帝居歆,言上帝其饷也。”
(四十五)马瑞辰:“按《广雅·释诂》:‘胡,大也。时,善也。’胡臭,谓芳臭之大。……胡臭亶时,与《士冠礼》:嘉荐亶时,句法相似。亶时,犹云诚善也。”
(四十六)王引之:“悔与罪义相近。《笺》云:‘无有罪过’,是以过释悔也。过谓之悔。故咎亦谓之悔。”

注 音
嫄yuan元 禋yin因 歆xin忻 诞dan旦 弥mi弭 坼che拆 副pi辟 菑zai灾 隘ai艾 腓fei肥 呱gu姑 覃tan谈 訏xu虚 匍pu酺 匐fu弗 嶷ni尼 蓻yi艺 荏ren忍 旆pei沛 穟sui遂 幪meng蒙 瓞die迭 唪beng琫 茀fu弗 𧘫you又 颖ying郢 邰tai台 秬ju巨 秠pi丕 糜men门 芑qi起 恒geng亘 肇zhao兆 舂chong冲 揄you由 蹂rou柔 叟sou搜 羝di低 茀ba拔 燔fan凡 卬yang仰 盛cheng成 亶dan胆

《生民》 - 翻译、译文、注释和鉴赏 - 诗经辞典 - 可可诗词网

《生民》

 厥初生民,初生周人的祖先,


时维姜嫄。就是那个姜嫄。


生民如何,如何生下周族人,


克禋克礼,进行禋祭祈祷上天,


以弗无子。消除无子的灾难。


履帝武敏歆,履帝足迹身有感,


攸介攸止,独自居处示诚虔,


载震载夙,妊娠之后敬肃然,


载生载育,生下贵子勤养育,


时维后稷。后稷就是周人祖先。



诞弥厥月,怀孕足月日期满,


先生如达。头胎生下圆肉蛋。


不坼不副,产门不破,衣胞不裂,


无菑无害(11),无灾无害,大家平安,


以赫厥灵(12)。大显神异,全靠上天。


上帝不宁(13),上帝安然,


不康禋祀,安享禋祀,


居然生子(14)。平安生下儿男。



诞置之隘巷(15),把他丢在小巷里,


牛羊腓字之(16)。牛羊庇护显神异。


诞置之平林(17),把他丢在树林间,


会伐平林(18)。恰逢伐木又安然。


诞置之寒冰,把他丢到寒冰上,


鸟覆翼之。鸟翼覆盖暖洋洋。


鸟乃去矣,大鸟到时飞离他,


后稷呱矣(19)。后稷这时才哇哇。


实覃实訏(20),哭声既长且又大,


厥声载路(21)。充满道路人惊讶。



诞实匍匐(22),后稷刚刚会爬行,


克岐克嶷(23),知识智慧渐发生,


以就口食。自求食物显奇能。


蓺之荏菽(24),稍长就会种大豆,


荏菽旆旆(25)。长势茂盛勃勃然。


禾役穟穟(26),禾穗饱满沉甸甸,


麻麦幪幪(27),麻麦茂密长得好,


瓜瓞唪唪(28)。大瓜小瓜堆成山。



诞后稷之穑(29),后稷真会种庄稼,


有相之道(30)。助苗生长有办法。


茀厥丰草(31),拔除去繁密杂草,


种之黄茂(32)。种嘉谷就能长好。


实方实苞(33),开始出芽已含苞,


实种实裒(34)。禾苗由短渐拔高。


实发实秀(35),禾茎挺拔穗结实,


实坚实好,籽粒饱满成色好,


实颖实栗(36)。禾穗沉沉产量高。


即有邰家室(37)。定居邰地把屋造。


诞降嘉种(38),上天降赐好谷种,


维秬维秠(39),黑的是秬,一壳两米的是秠,


维穈维芑(40)。赤茎的是穈,白茎的是芑。


恒之秬秠(41),遍地都是秬和秠,


是获是亩(42)。收割完毕堆田里。


恒之穈芑,遍地都是穈和芑,


是任是负(43),又是挑来又是背,


以归肇祀(44)。归来家中忙大祭。



诞我祀如何? 我们的祭祀怎么样?


或舂或揄(45),有的舂米有的舀粮,


或簸或蹂(46)。有的搓米有的把糠扬。


释之叟叟(47),淘米之声嗖嗖响,


烝之浮浮(48)。蒸饭热气往上扬。


载谋载惟,祭祀大事共同商量,


取萧祭脂(49)。取艾烧脂气味芬芳。


取羝以軷(50), 取来公羊剥去皮,载燔载烈(51),


又烧又烤奉神享,以兴嗣岁(52)。祈求来年更兴旺。



卬盛于豆(53),我用木豆把祭品装,


于豆于登(54),木豆瓦登都要用上,


其香始升。香气开始升上堂。


上帝居歆(55),上帝降临来歆享,


胡臭亶时(56),香气真大味好尝。


后稷肇祀,后稷祭礼来开创,


庶无罪悔(57),祈求免祸无灾殃,


以迄于今。传到如今声名场。



[注释] ①厥初:其初。生民:生出我们周人的。民,人,这里指周人。②时:是,此。姜嫄:传说中有邰氏之女,周始祖后稷之母。一说为帝喾之妃。③克:能够。这里有“善于”之意。禋(yin):古天祭天神的一种礼仪,为野祭,以火烧牲,使烟气上冲于天。④弗无子:除去无子之不祥(不育之灾),以求有子。弗,通“祓”,除去灾邪。⑤履:践踏。武:足迹。敏:通“拇”,大拇指。歆:心有所感的样子。⑥攸:于是。一说为语助词。介:通“界”,指分隔居住。止:休止,休息。⑦载:语助词。震(shen):通“娠”,怀孕。夙:通“肃”,指姜嫄怀孕后生活特别严肃恭谨。⑧诞:发语词。弥:满。⑨先生:初生,头胎。如达:如同母羊生小羊那样顺利。达,通“羍”,小羊。人之初生,皆裂胎而出,故堕地而啼。惟羊连胞而下,其产独易。(从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一说,如,而。达,滑。⑩不坼不副(pi):此言产门与胞衣均未破裂。坼,裂开。副,破裂。(11)菑(zhai):同“灾”。(12)赫:显示。灵:神异。(13)不宁:安宁。不,发语词,无义。下句“不康”同。(14)居然:安然。居,安。(15)置:弃置。隘巷:狭巷。(16)腓:通“庇”,庇护。字:慈爱。字,古“慈”字。(从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说)(17)平林:平原上的树林。(18)会:恰遇着。(19)呱(gu):小儿哭声。(20)实:同“寔”,是。一说为语助词。覃(tan):长。訏(xu):大。(21)载:满,充溢。(22)匍匐:伏在地上爬行。(23)岐:知意。嶷:识。就:求。(24)蓺:同“艺”,种植。荏菽:大豆。(25)旆(pei)旆:茂盛的样子。一说为枝叶扬起的样子。(26)禾役:即“禾颖”,禾穗。役,通“颖”,《说文》两引此句,均作“禾颖”。一说,禾役为禾亩之行列。穟(sui)穟:禾苗美好的样子。(27)幪(meng)幪:茂盛的样子。(28)瓞(die):小瓜。唪(beng)唪:果实累累的样子。(29)穑(se):这里以“穑”概称稼穑,泛言农艺劳动。(30)相:助。道:方法。(31)茀:拔除。(32)黄茂:指嘉谷。(33)方:指谷种刚刚吐芽。苞:指渐渐含苞。(34)种:短,指禾苗初出短小而稀疏。褎 (xiu):长,指禾苗渐高而繁盛。(35)发:指禾苗茎挺拔舒长。秀:结穗。(36)颖:禾穗沉甸甸下垂的样子。栗:犹言“栗栗”,指禾穗众多。(37)即:就,来到。有邰:氏族名,其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有,词头。(38)降:上天赐予。(39)秬(ju):黑黍。秠(pi):黍的一种,一壳两米。(40)穈(men):赤苗嘉谷。芑(qi):白苗嘉谷。(41)恒:通“亘”,遍,满。(42)亩:堆放在田里,一说,以亩计产量,作动词用。(43)任:肩任,即挑。负:背在背上。(44)肇:始。(45)揄(you):舀出。(46)簸:扬去糠皮。蹂:通“揉”,揉搓米壳。(47)释:淅米,淘米。叟叟:淘米声。(48)烝:同“蒸”。浮浮:蒸气上扬的样子。(49)萧:一种香蒿。脂:牛肠间的脂肪。(50)羝:公羊。 軷(bo):剥,剥羊之皮。 (从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说) (51)燔(fan):把肉放在火中烧。烈:将肉穿上,架在火上烤。(52)嗣岁:来年。(53)卬(ang):我,周人自称。(54)登:古代盛汤用的碗,一般为陶制。(55)居:安。一说为语助词。歆:飨,享受。(56)胡:大,此指浓烈。臭(xiu):气味,此指祭品发出的香气。亶(dan):确实。时:善,美好。(57)庶:幸,希冀之词。



[赏析] 这是 一首极富神话意味、具有丰富想像力而又不脱离古代现实生活的诗篇,是关于周人始祖后稷——农业之神的最早、最完整、最生动的记载,是周人叙述开国史诗六篇中的第 一篇,是我国最伟大的史诗,它讴歌了后稷发展农业生产的功绩,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勤劳智慧的高度赞美。


全诗共八章,充满着神奇的色彩。首章写姜嫄生后稷的神异情况。先介绍周人始祖后稷的家世,指出他的母亲是姜嫄。有一天,这位有邰氏之女去进行禋祭,不想踩在上帝的足迹大拇指上,欣然有感,“履帝武敏歆”,于是怀了孕,后来就生下后稷。这种履迹感孕说,实际上反映了周人在姜嫄时尚处在“野合的杂交时代或血族群婚的母系社会”(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第二章写后稷诞生时的神异情况。姜嫄在十月怀胎后,顺利地生了后稷,但后稷的诞生也奇异非凡,产妇产门不破,婴儿胞衣不裂,“不坼不副”,一生下来是一个连着胞衣的完整的圆形肉蛋,因而虽然是平安生下的,也使姜嫄恐惶不安,惊惧非常。第三章写后稷屡次被弃而不死的神异情形。姜嫄因为胞衣未破,以为是怪胎,所以把他抛弃到狭巷中,而牛羊都来庇护他;后来把他遗弃树林中,恰遇伐林,于是又只得再把他丢在寒冰上,这时又有大鸟飞来以羽翼覆盖保护之,“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置之平林,会伐平林;置之寒冰,鸟覆翼之”,后来大鸟飞去,后稷哭出声来。“鸟乃去矣,后稷呱矣。”为什么后稷到这时才哭出声来呢? 因为他从被弃一直到大鸟覆翼之时,一直未脱胞衣,是个肉蛋;大鸟用羽翼覆盖,即有孵化之意,而且鸟喜啄,一啄才将胞衣啄破,鸟啄破后飞去,后稷于是就哭出声来了,后稷至此才真正出世。以上三章为神话,但从中也可依稀看到上古社会生活的一点影子。


第四章写后稷幼时从事农艺的神异情况。他刚会匍匐爬行,就显出非凡的智慧,能自求食物。稍长即善于耕作,任何谷物瓜果,一经他手,即大获丰收:种大豆,大豆茂盛;植禾苗,禾穗沉沉;艺麻麦,麻麦繁密;稼瓜果,瓜果累累。“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第五、六章写后稷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他有助长谷物生长的一套方法:除去杂草,种上良种。因此,他种的庄稼无不长势良好,田野里谷物壮盛,颗粒饱满,一派丰收景象:“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率众到邰定居后,上天又赐予好多良种:黑秬、丰秠、赤穈、白芑,产量极高,遍地皆是,使周人过上了进步的定居务农的生活,“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穈芑”,这三章由神话转为现实,但其中又有很浓的神异色彩。


第七、八两章写周人在农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后,祭祀上天,祈求来年,并感念歌颂后稷的恩德。从祭祀的隆重,特别是祭品的丰盛上,可以看出农业的丰收和周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从侧面歌颂了后稷的丰功伟绩,表现了周人对其始祖的崇敬感情。


《生民》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颇有特色。首先,结构严密而瑰奇。一、二、三章写神话,但也没有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取材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过程中的残存的某些社会现实,通过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来的。四、五、六章写现实,但其中颇不乏神话意味,它是夸大了的现实,理想中的现实,周人美好愿望里的现实。最后两章,则把神话与现实结合起来写,通过周人祭祀上天,感念歌颂后稷,而结束全诗。


其二,诗人通过履足感孕、被弃不死、幼时聪慧,长成奇能、首创农业、周人感恩等等一系列的情节,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把神话与现实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刻画出一个半人半神——周人始祖后稷的美好形象,他既具有神的灵异的素质,更具有人的勤劳、智慧的特点,从而表现出超越时代的感人力量。


第三,语言整饬,富有气势,极为形象生动,词汇特别是农业词汇相当丰富。全诗除去首尾两章,其余六章均为“诞”字发端,构成了章与章之间的排比形式,显得气势宏伟,贯注畅达。第四章之“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四句,有排比、有对仗、有摹状、有叠字,遂使农业丰收的景象,十分形象生动。第五章中则用方、苞、种、褎、发、秀、坚、好、颖、栗等一系列的形容词,写出了庄稼不同阶段的形状和生长的过程。值得提出的是,诗中还注意了颜色的衬托,虽一字未作正面描写,但赤、栗、白栗、黑黍、黄麻,翠瓜等谷物和瓜果的色彩就够触目的,它给人以强烈的感觉,也使劳动的气氛显得更热烈,说明我国人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有较高的审美意识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