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平陵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平陵东》

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平陵东》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是一首叙事诗。诗歌叙述了一个善良的平民遭到官府劫持勒索,以至倾家荡产的悲惨故事。

这首诗每三句为一节。第一节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经过。在平陵东侧一片阴森浓密的树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遭到了绑架。事情发生得突然迅猛,义公心中充满了惊疑恐惧之情。这绑架良民的行径是何人所为? “不知”句提起疑问,含糊得极好。联系下文的“高赏”、 “追吏”,可知这是官吏捕人。但不言其“捕”而斥为“劫”,意在表现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凶狠。观其行迹,直如盗匪,使人不能相信这是官吏行捕。直来到高堂之下,才敢确定这劫义公的竟是官府所为!以“不知”故作疑惑,含讽刺之意于言外,揭露出“官府即同盗匪,官府甚于盗匪”的黑暗现实。第二、三节就直写官吏敲榨勒索财物的强盗行径。高堂之上,本应是主持正义、惩办强暴的所在,现在却要义公“交钱百万两走马”,贪暴官吏公然逼迫善良百姓以巨资赎身!义公在猝然之间遭此厄运,如此惊人的巨额赎资怎能交纳得出?“两走马,亦诚难”,义公为此悲愁交加,百般煎迫。可稍有迟疑,摧辱即至,逼得他一看到追逼的官吏,就不由得心惊色变。 “心中恻,血出漉”极写出义公内心痛愁恐惧的惨烈。在贪官暴吏敲骨榨髓的勒索之下,他感到仿佛心中的血都要流尽了。透过这极端痛苦的心情,不难想象出义公在官府遭受到的摧辱与折磨该有多么严酷。在此绝境之中,他还有什么路可走呢?只好忍痛“归告我家卖黄犊”。一个善良的平民在虎狼之吏的逼迫下,就这样倾家荡产了。这悲惨的结局中又凝结着多少痛苦和悲愤啊!即便如此,可黄犊所值有限,以这点微薄的赎资能满足那贪狠恶吏的无厌之欲,使义公逃脱这场厄运吗?诗歌最终引发出人的永久的关切。

这首叙事诗,篇幅短小,情节也不复杂,但含意非常深刻。它反映了在黑暗残暴的社会中人民生活的艰难苦痛。在简洁的叙事中溶入抒情,表达人民痛楚、悲愤的感情,格调凝重。在语句上,每节的第一句重复上一节的最后三个字,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以文字上的复迭,造成迂回往复、反复吟咏的效果,使语意更加连贯,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古代文学作品《平陵东》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 可可诗词网

《平陵东》

《平陵东》

乐府诗篇名。《相和歌·相和曲》古辞。汉无名氏作。晋崔豹《古今注》说:“《平陵东》,汉翟义门人所作也。”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义,丞相方进之少子,字文中,为东郡太守。以王莽篡汉,起兵诛之,不克而见害。门人作歌以怨之。”前人一般都根据崔、吴的说法来解释此诗,今人多以为崔、吴之说实与诗意不合。从诗意看,本篇系控诉官吏压榨良民,竟至用“绑票”的方式,使无辜的受害者破家荡产,反映了当时极其尖锐的阶级矛盾。诗中每三句一节,每节的第一句都重复上一句的最后三个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顶针续麻”的手法,用反复吟咏,以加强诗的抒情气氛。


《平陵东》鉴赏、赏析和解读 - 可可诗词网

《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相和曲》

本篇始见于《宋书·乐志》,是一首反映官贪如匪、劫勒无辜的叙事短诗。诗作通过义公被劫、官民交涉的典型事例,揭露了暴吏横行、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起始三句点出义公(义是形容词,义公即好人之意)被劫的地点,是在皇陵东边阴森茂密的树林里。 “平陵”是汉昭帝的陵墓,古时坟地常种松柏梧桐。然而绑架者是谁?是盗还是匪? “不知”二字行文巧妙,它既使案发初始扑朔迷离,又铸成悬念增加文意的起伏跌宕。下面写真象揭示了,义公被劫持到了“高堂(官府衙门)”下,绑架良民的竟然是负有缉盗天职的官府。如此横行不法、肆意虐民,公道何在! “交钱百万,两走马(两匹善跑的骏马)”,官即是匪,而其勒索之狠则又更甚于匪。巨额的赎身费,作为平民百姓的义公绝难办到,怎么办?在逼索财物的“追吏”的摧残下,义公痛苦得“心中恻(悲痛),血出漉(渗出)”,心头的热血似乎在流滴。解救的希望在哪里? “归告我家卖黄犊。”被迫无奈,只得剜肉补疮。很显然,一头黄牛是抵不了所索之财的,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办法呢!结尾含意隽永,真如李子德所说:“末语其感人深矣。”(黄节《汉魏乐府风笺》)

总之,这首情节简单、语言浅俗的短诗,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社会意义却是深沉凝重的;艺术表现上也有独到之处,全诗三句为一小节,基本取三、三、七言的句式,布局极为匀称。且每节首句与上句后三字重复,是为民歌习用的顶针格修辞手法,不仅使音律流畅,也使叙事中的抒情气氛增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