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说月报》关于创作问题的讨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说月报》关于创作问题的讨论

《小说月报》关于创作问题的讨论

为了研究当时大多数小说只注重个人生活而忽视社会全体,并伴有观念化的创作倾向,1921年7月,由茅盾、郑振铎等发起,《小说月报》第12卷第7期开辟了“创作讨论”栏目。参加的有8位作家的9篇文章,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和本质、功能和使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首先,他们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批评人生的。瞿世英指出: “文学的本质便是人生。”(《创作与哲学》)但这种人生并不是非常的,个别的。王世瑛强调应该表现人生常态, “最好是就平常生活中取材料”(《怎样去创作》)。说难(胡愈之)在《我对于创作家的希望》中认为不能用文学为自己,为个别人诉苦,“作者的眼光同时要注意到社会的全体”,尤其是“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的实情”。茅盾等则进一步强调要表现人生“内在的真谛”,要求“小说把新旧思想不同的要点,及其冲突的根本原因,用极其惊人的文字赤裸裸地描写出来”(茅盾《创作的前途》)。其次,讨论者十分重视创作中的思想表现,强调“小说家决不能没有确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瞿世英《创作与哲学》)。叶绍钧认为“人生观在水平线以上”的作品,就是要表示出“对于黑暗势力的反抗”(《创作的要素》)。茅盾等人则指出创作家的责任还在于为人们指出未来的希望, “引起其自觉心,努力奋斗,从黑暗中得到光明”(庐隐女士《创作的我见》)。讨论中还论及小说创作的艺术特点。庐隐较着重个性情感,认为“足称创作的作品,唯一不可缺的就是个性,·——艺术的结晶,便是主观——个性的情感”(《创作的我见》),王世瑛则在《怎样去创作》中强调作品要“合于美的方式”。同时,他们还指出小说创作既要根据事实,又要想象,既要反映时代,又要以个人的事来作叙述材料。这次讨论是文学研究会对其文学主张的一次全面阐释。作为新文学关于具体创作问题的第一次大规模讨论,它在现代小说,乃至新文学理论的建设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中曾把它专门列为一节来讲述。

☚ 《超人》的发表与反响   《沉沦》的出版及其风波 ☛
000043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