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地》

《土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埃及作家舍尔卡维(1920—)的代表作。小说描述1930年埃及新宪法实施后农村阶级压迫的加剧。回乡度假的中学生“我”与儿时伙伴谈起城市人民反对新宪法的斗争,得知乡亲们因不满执政的人民党在选举中营私舞弊,拒绝投票而被惩治,又因交不起赋税被迫典押土地。他亲眼目睹政府为满足人民党议员帕夏庄园用水,剥夺农民引水浇地的权利。乡亲写呈子要求恢复正当权益,村长借机哄骗目不识丁的农民在申请书上签字,使帕夏在农民土地上修筑道路合法化。哈迪气愤不过,率众破坏路桥,却被村警押解县城。经过全村妇女大闹村公所和该村老校长哈苏奈等人的多方营救,被捕村民终获释放。秋天,筑路工程开始,政府派军队镇压护秋农民,没收采摘的棉桃,毁坏棉田,迫使农民走上筑路工地,以苦力维持生计。

作品摆脱了埃及早期小说的浪漫色彩和粉饰太平的田园生活气息,真实地反映了农村阶级斗争的残酷现实,激励人民为保卫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不屈不挠地斗争。小说的思想是通过一群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其中哈迪形象最为生动。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年轻力壮、性情勇猛,摔跤、耍棍、耕种样样出色,是全村人的骄傲。他热爱土地,在保卫土地不受侵害的斗争中走在最前面,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在实际斗争的锻炼中,哈迪的思想提高很快。破坏路桥被捕,他经受了酷刑拷打,但没有屈服,而且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清楚的东西,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以后他又鼓动、宣传团结奋斗的道理,使人们充满信心和希望,成为村民反抗强权的领头人之一。他是埃及觉醒了的一代青年农民的代表。娲赛发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颀长的身材、洁嫩的肌肤和妩媚的笑容具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她纯朴活泼,敢作敢为。对于垂涎美色而想占便宜的人,她总给他们“颜色”看。村中男人被捕,她带领妇女大闹村公所,追逼村长交出她父亲,将一筐牲口粪扣在村长头上。她是一朵骄花,然而是长在“贫脊的荒漠”上的骄花。她向往自由,羡慕舒适,而现实中她过着吃不饱、受欺凌的日子。她的前途和命运给整部小说涂上一层忧伤色彩。其他人物如老校长哈苏奈是爱国的老知识分子,他参加过1919年的反英大革命,富有斗争经验,善于组织、引导村民斗争;优素福生活富有,反抗政府压迫,又耻于与穷人为伍;苏维立姆具有典型的阿拉伯男子气慨,豪爽侠义,注重气节,他们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土地》中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表现埃及农民的辛酸苦辣,运笔细腻,表现准确、生动。作品中大量描写埃及农村的民情风俗,富于乡土气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又交叉着回忆性第三人称讲述的篇章,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小说语言质朴通俗,简练畅达。


《土地》 - 外国文学名著 - 可可诗词网

《土地》

《土地》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朝鲜作家李箕永(1895—1984)的长篇小说。主人公郭巴威是从外地流落到柏树村的长工,解放后,他分了主人的地,激发了劳动热情和主人翁精神。他建议开垦江岸边的松林荒地,拓渠引水,扩大水田面积。建议得到当地党组织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护,经过一个冬天的奋战,克服各种困难,开春前把新垦的水田分到各户。昔日的荒地播上了春苗。郭巴威与小镇上一个经历坎坷的女人全顺玉相恋结婚,夫妇俩盖起新房,互敬互爱,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郭巴威组织互助组和农乐队,改革耕作技术;全顺玉主办夜校,教给农民文化知识。他们的家庭成为全村活动的中心。由于党的一系列英明政策,农民群众的努力生产和郭巴威夫妇的积极工作,柏树村迎来了解放后的第一个丰收年。农民积极交付农业实物税,还踊跃上交“爱国米”。一年中地主高秉相多次阴谋破坏,都被识破,受到惩罚。郭巴威被选举为人民代表,赴平壤出席最高议会,他的白胖儿子也呱呱堕地。

郭巴威是朝鲜翻身农民的典型。他正直聪明、健壮有力,解放前因打了日本人入狱,出狱后妹妹饿死,母亲亡故,只好忍辱负重,流浪异乡。解放后他不满足于分得的土地,想到为全村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改革落后的耕作方法,为国家建设多作贡献。他成家立业,感受到生活的欢欣,最后作为人民代表,直接参加国家大事的管理。郭巴威身上突出地体现了翻身农民的主人翁特征。全顺玉是朝鲜翻身妇女的代表。解放前因长得俊俏被地主强占作妾,身心遭受蹂躏。刚解放地主抛下她逃往汉城。作妾的地位使她心头蒙上一层凄惨的阴影,遇上憨直的郭巴威,刚燃起生活的火光,又赶紧关闭感情的心扉,听了几句冷言冷语,悲愤地跳江自杀,幸亏被人救起。党组织的关怀和一系列事实的教育,她逐渐坚强起来,克服思想、感情上的弱点,投身女盟工作,在新生活中欢笑奋进。小说通过郭巴威夫妇和其他农民形象的塑造,展示了朝鲜解放后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歌颂了劳动党的正确领导。

《土地》的布局结构富于特色,人世社会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进展与外界大自然季节的转换有机统一。小说情节发生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由冬写起,之后入春,进而夏、秋。围绕冬垦、春插和秋收展开情节,人物心境也经历了一个冰融雪化、欢欣鼓舞到幸福充实的过程。作品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对朝鲜农村风习的描写细致真切。还大量运用民间文学创作,或对古代民间创作加以改造,对比现实;或服从情节需要,借人物之口讲述民间故事;或直接引用民歌民谣。这些都增强了作品的真实力量和民族色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9: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