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回汉一家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回汉一家人》
回民和汉民, 本是一家亲, 坛场叩了头, 都去杀洋人。 ——《中国民间文学》上册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史上我国人民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运动的参加者有汉族群众,也有各兄弟民族的群众,大家团结一致,共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辱的气概。这首《回汉一家人》即产生于义和团运动当中,是回族人民口中唱出的回汉团结、共同杀敌之歌。 回、汉人民间的交往和融合源远流长。远在公元七世纪中叶,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来中国经商,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住在沿海城市。到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大批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迁居中国境内。入境的这两批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保持着自己的文化风俗,形成回回民族。同时,回汉两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在文化上也有互相交流和吸收的一面。这首民歌的开头“回民与汉民,本是一家亲”,便是对这两个民族之间兄弟情谊的生动概括。 因为各兄弟民族唇齿相依、利益与共,所以当帝国主义入侵祖国之时,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拧成一股绳, “坛场叩了头,都去杀洋人”。 “坛场叩头”,是义和团入会的仪式,这在今天看来,分明带着宗教蒙昧的性质;并且,以蒙昧宗教对付帝国主义的洋炮洋枪,不能不以失败告终。但是正是这种宗教仪式,使人感受到了义和团团结御敌庄严神圣的情感,充分表达了回、汉人民同仇敌忾“杀洋人”的意志和决心。 全诗四行,五字一行,短促有力,似动员令,又像催征的鼓点,具有极大的鼓动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