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卖油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1)善射(2),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3)。尝射于家圃(4) ,有卖油翁释担(5)而立,睨(6)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7) 。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8),但手熟尔(9)。”康肃忿然(10)曰: “尔安(11)敢轻吾射(12)!”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1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以钱覆(14)其口, 徐(15)以 〔注释〕(1)陈康肃公尧咨(zī):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公: 旧时对男子的尊称。(2)善射: 擅长射箭。(3)自矜(jin): 自夸。(4)家圃(pu): 家里(射箭的)场地。圃: 园子,这里指场地。(5)释担:放下担子。释:放。(6)睨(ni):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7)但:只、不过。颔之: 就是“对之颔”。颔: 点头。之: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8)无他: 没有别的(奥妙)。(9)但手熟尔: 不过手熟罢了。熟:熟练。(10)忿(fen)然: 气愤的样子。(11)安:怎么。(12)轻吾射: 看轻我射箭(的本领)。轻: 作动词用。(13)酌: 斟酒,这里指舀油。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14)覆:盖。(15)徐: 慢慢地。(16)沥: 注。之: 指葫芦。(17)惟; 只,不过。(18)遣之:让他走。遣: 打发。 〔鉴赏〕《卖油翁》是一篇有情趣、有哲理的小文章,相当有名,多年来为中学课本所必选。它并不直接说明奥妙的大道理,只说了一段小故事,却发人深思。陈尧咨善于射箭,号称“当世无双” ,他也很以之自豪,能够八九不离十,实在也不算饭桶。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闲着没事,眯起眼睛,似看非看,对他的“十中八九”毫不钦佩,更无赞叹,“但微颔之” ,甚至说这没什么了不起,不过“手熟”罢了。这不但令陈大官人难堪,“尔安敢轻吾射”,按照他有名的急性子,简直想打老头一顿板子,读者也觉得老头子未免狂妄、无礼。这一“扬抑”便引出一段好文章、一条大道理来: 熟能生巧。从钱眼里注油入葫芦,不漏一滴,比射箭 “十中八九” 并不见得容易。“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奈何这位自以为“当世无双”的神箭手连“手熟” 都还没达到。看来一个小百姓也许比大官儿懂得的生活哲理还要多,陈尧咨曾经 “举进士第一” ,一直做到 “知制诰” ,官儿不小,“性刚戾” ,比较正直,特别是史称其“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 (见《宋史·陈尧咨传》附)。可是却不得不在以钱眼为 “注油口” 的卖油翁面前认输。以钱眼对钱眼,以“善射” 对“善注” ,可谓巧趣。这个小小的对照蕴含着淡淡的讥刺。“笑而遣之” ,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急,数有杖死” 的陈尧咨也不大容易; “笑” ,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自是“传神之笔”。文章写来毫不费力,简简单单、又清清楚楚地让人明白了一个“说起容易做来难”的道理。 中外古今都有大同小异的宣传“熟能生巧”的小故事或寓言。达·芬奇画鸡蛋大家都熟悉,但那主要是强调大艺术家必须以“死功夫”做底子。古代希腊有个人苦练“掷豆子”的“基本功” ,有次在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王驾前表演,把一颗颗豆子从钱眼那么大的小洞里扔过去。这有点象卖油翁从钱眼里斟油、陈尧咨“以钱为的” 。但是亚历山大王只下令赏给这位“巧人”一斗豆子,使他大失所望。这个“技术”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就好象我国《韩非子·喻老篇》里宋人用象牙雕成 “楮叶”,三年才完工,可以乱真,列子以为它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作为工艺美术品却很了不起),古人反对玩物丧志、雕虫小技也是这意思。但这跟卖油翁高超的“职业技巧”不同。这些故事的内涵都不一样,是要注意区别的。 字数:1585 萧兵 吴功正 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883-884页. 《卖油翁》
宋·欧阳修2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3,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4。尝射于家圃5。有卖油翁释担而立6,睨之7,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8,但微颔之9。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11! 1本文是《归田录》中的一则。题目为后人所加。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集》。3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字嘉谟,北宋人,曾任高官,谥号康肃。4自矜:自负其能。5家圃:家中靶场。6释:放下。7睨(ni):斜视。表示轻视。8矢:箭。9颔(han):点头。10酌:斟。11庄生:庄周,战国时思想家。解牛:《庄子 ·养生主》中的故事,疱丁经过长期实践,对牛的关节筋骨了如指掌,解牛时游刃有余,解牛十九年刀仍如新磨。斫(zhuo )轮:《庄子·天道》中的故事,轮扁造车,砍削车轮,技巧娴熟,得心应手,车轮分毫不差。 【析点】 艺术真实是故事的生命之所在! 何况这篇以故事作“论据”来阐释哲理的小品? 故事的主人公康肃公及卖油翁都颇自信,其自信各有依凭,前者乃“善射”,后者身具“酌油”绝技。这是他们产生矛盾的现实依据,也是故事的合理基础。但二人自信的性质却迥异,前者不了解对方,所信者一己之天分及本领;后者缘于客观分析,所信者反复实践之功力。而今,二人相遇自是偶然,但既相遇产生矛盾却属必然。故事最后以康肃公居下风而告终,显然是既合理又合情的。 故事的艺术真实使作品具有内在的美与力,然而欧公此文用意不在记述轶闻趣事而在明理,即“熟能生巧”之理。任何卓绝的技艺本领都是经过反复实践把握了对象的规律之后而获得的,欧公所记卖油翁酌油之技是如此,欧公所举以为证之“解牛”“斫轮”亦无一不是如此。一则故事两则论据,证明了“熟能生巧”的正确性与普遍意义。当然欧公此文亦寓有艺无止境,切不可妄自尊大的深义。 这则故事虽短,但围绕所寓之理,巧设矛盾,多布悬念,在纠葛中展示人物性格,事之“趣”与理之“信”并胜 《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①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②。尝射于家圃③,有卖油翁释④担而立,睨⑤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⑥十中八九,但微颔⑦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此与庄生⑧所谓解牛⑨斫轮⑩者何异。 (《归田录》) 注释①陈康肃公尧咨——宋人陈尧咨,宋真宗时曾任高官,善射,死后谥号康肃。 ②自矜——自夸。③家圃——古代富贵人家在家中自设的射圃。④释——放下。⑤睨(ni)——斜视。⑥矢——箭。⑦颔(han)——点头。⑧庄生——即庄子。⑨解牛——《庄子·养生主》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写庖丁在宰牛时,刀刃在牛的关节间如同游走一般,十九年宰牛数千头而刀刃无磨损。⑩斫(zhuo)轮——《庄子·天道》中有“轮扁斫轮”的故事,写轮扁砍削车轮,技艺精微,得心应手。 赏析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此并非虚传,卖油翁就亲眼目睹他“发矢十中八九”;康肃又“自矜”,卖油翁对他的箭术“睨之”、“微颔之”,他就心含不满、居高临下地问:“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回答是康肃公所意料不到的:“无他,但手熟耳。”这轻描淡述的一句,对康肃公却无异是一记重重的耳光。康肃“忿然”自是情理中事了。“尔安敢轻吾射?”这一问,显然矛盾已进入白热化的程度。让康肃公又没料到的是,卖油翁却从容地又是轻描淡述一句:“以我酌油知之。”这回答乍看似乎又可气又可笑,而在康肃公一方,那定是“气”压过了“笑”的,甚至他心里会说:你酌油算什么?怎么能与我的箭术相比?我且来看你酌油,你若拿我开玩笑,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些,欧阳修没写,只是留下空白让我们联想罢了。欧阳修接着具体而细致地描写了卖油翁的酌油绝技,这可真是“当世无双”。卖油翁的行动不在展示绝技,而在明理——“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于是康肃公诚服了,读者也信服了。但欧阳修并未就此带住,而是重重地又下了一笔——“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原来欧阳修记此故事目的亦在明理,即熟能生巧。厨师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的卓异绝艺,都是经过反复实践把握了对象的规律而获得的,欧阳修以此两故事为论据,证明了“熟能生巧”这一论点的正确性和普遍意义。 这篇小品紧紧围绕“熟能生巧”这一理论,巧设矛盾,多布悬念,在纠葛中展开人物性格,使故事的“趣”与道理的“信”并胜。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②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③。尝射于家圃④,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⑤,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⑥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⑦。”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⑧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⑨:“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⑩。 【注释】①节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均著名于当世。 ②〔陈康肃公尧咨(zī)〕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擅长射箭。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③〔自矜(jīn)〕自夸。 ④〔家圃〕自己家里射箭的场地。圃,这里指场所。 ⑤〔释担而立,睨(nì)之〕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睨,斜着眼看,不经意地看着。 ⑥〔颔(hàn)〕点头表示赞许。 ⑦〔但手熟尔〕只是手熟罢了。尔,通“耳”,而已,罢了。“但……尔”相当于“只是……罢了”。下文“惟……尔”,句式相同。 ⑧〔葫芦〕从前常用来作盛器。 ⑨〔因曰〕于是说。因,于是。 ⑩〔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译文】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上他,他也以此自夸。有一次,他正在自己家里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好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枝里有八九枝都射中了,只是微微地点头表示赞许。 陈尧咨问那个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术不是很精纯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就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拿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用杓儿舀了油慢慢地向葫芦里倒,油从钱孔中滴进去,钱上却没有沾上一点儿。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就笑着让那个卖油的老翁走了。 字数:881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359-360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