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半日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半日闲》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诵唐人诗云:“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①僧闻而笑之。贵人问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古今谭概》) 注释①见李涉《题鹤林寺僧室》。 赏析这则短文嘲讽了一个身为富贵闲人而以忙人自诩者。一般人有兴致到寺庙游赏,都是为了寻求寺院之清幽,赏悦古刹之肃穆与周遭山水之秀雅,而这个贵人到寺院随喜则与众不同,他竟然喝得酒酣耳热,十分尽兴、畅快,足见其逍遥自在,悠闲得很,只是到了佛门圣地,也脱不了以饮酒吃肉为乐事的凡夫俗子面目;而且他在醉饱之余偏偏要附庸风雅,吟上两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唐诗来,真是矫揉造作得很,其装腔作势令人喷饭。 这也就难怪僧人“闻而笑之”了,因为他是受害者。为了这位贵人的半日闲游,他整整忙了三天,可见贵人仆从之多,声势之大;我们也不难想见僧人为其买酒做菜、烧茶水备点心、打扫禅房、跑前跑后的情景。僧人不得不对贵人曲意奉承,有其难言的苦衷。对于一个无权无势的和尚来说,这类贵人是得罪不起的,只得周旋侍候,这实在是一个佛门弟子身不由己的悲哀。然而,他能笑,敢笑,且说话软中带刺,表明他并不糊涂,也不真把这个贵人放在眼里。 这篇短文简约含蓄,耐人寻味。作者对事情的叙述不动声色,对人物的态度不置可否,而读者于字里行间自能品味出他的情感倾向。本文之所以归入《古今谭概》“微词部”,盖在于此。 《半日闲》
明·冯梦龙2 有贵人游僧舍,酒酣,诵唐人诗云3:“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4。”僧闻而笑之。贵人问僧何笑。僧曰:“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1本文是《古今谭概》中的一则。2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辑有话本集“三言”,并有笔记《古今谭概》等。3唐人:指唐代诗人李涉。4“因过”二句出自《题鹤林寺僧舍》。 【析点 】 倘若说,这位“贵人”“游僧舍”、饮酒、诵诗是悠闲、风雅之举,那么,他“酒酣”之后漫诵李涉的诗句“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其自得、自满的心态已活灵活现。“僧闻而笑之”,僧是怎样一种笑容? “贵人”的醉眼似难以辨识。他或许希望僧人为他凑趣、助兴,赞许他的潇洒、超脱。却不料诚朴的老僧道出笑的天机,原来“贵人”的“半日闲”实来自“老僧”的“三日忙”。想来,“老僧”之“笑”定是一种苦笑,一种嘲笑。“贵人”不懂僧人的“笑”,并非醉眼而然,而是社会阶层之等级相殊造成的隔膜罢了。作者的笔墨不仅形象、简洁,同时,笔锋之锐,可谓入木三分。他以智慧与胆识熔铸了小品的幽默,在博得读者一笑之后令读者惊醒。而这惊醒,正缘于作者对封建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小品中社会现象的真实,构成了幽默的生命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