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苞苣
【概况】: 异名 细叶苦荬(《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蛇箭草(广西),杂赤咸巴(藏族名)。 基源 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细叶苦荬菜的全草。 原植物 细叶苦荬菜Ixeris gracilis(DC.)Stebb.〔Lacttica graeilis(Wall.)DC.〕 形态 多年生草本,细弱,无毛,高15~50cm。基生叶莲座状,基部下延成柄,长约4cm,叶片线状披针形,长7~15cm,宽5~9mm,全缘,有时近基部边缘具睫毛;茎上叶与基生叶形相似,但较小而无柄。 头状花序多数,组成伞房状,有细梗;总苞筒状,总苞片长5~7mm,外层的卵形,较短,内层的线形,较长;全为舌状花,黄色,长7~9mm,舌片顶端5齿裂。 瘦果纺锤形,稍扁平,长约3mm,棕褐色,具纵棱,喙短,长约1mm;冠毛浅棕色,长3~4mm。花果期4~11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704页.图68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900~3000m的山坡草地、路旁或田边。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和西南。 印度、尼泊尔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7~8月采收全草。 【药性】: 性味 苦,微寒。 功效 ❶ 《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治黄疸型肝炎,结膜炎,疖肿。” ❷ 《广西植物名录》:“治痨咳,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西藏常用中草药》:“治黄疸型肝炎,结膜炎、疖肿等:粉苞苣6~12g,水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