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一九三八年作
1938年春,田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延安。为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他与几个同志一起发起了街头诗运动。他们把揭露日本侵略罪行、鼓舞人民斗志的诗篇,写在墙壁、岩石和大树上,这首诗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向群众说明为什么要抗日,这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政论家去完成。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好像一篇抗战的动员令。但诗人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述抗战的大道理,而是采取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急骤地推出了一个假定的镜头,集中揭示了假若不去打仗的危害性,从而激发军民同仇敌忾地去与敌人血战到底。如果不去跟敌人打仗,将会怎么样?诗人指出了两种严重恶果:一是“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危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二是更进一层,敌人不仅要消灭我们的生命,而且还要从精神上侮辱我们,“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头一层意思大家容易看到,如果诗篇到此为止,就会一般化。第二点是诗人开掘出的深层思想,它更触动人的灵魂。如果国家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就成了奴隶,那还有什么自由可言?据田间自己讲,抗日战争年代,在隆隆的炮声中,他经常默诵着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的创作,也许受到裴多菲诗作的启示吧。由于这首诗表达出了时代的典型情绪,因而能点燃广大读者的心头之火。 闻一多指出:田间的诗“没有‘弦外之音’,没有‘绕梁三日’的余韵,没有半音,没有玩任何‘花头’,只是一句句朴质,干脆,真诚的话,(多么有斤两的话!)简短而坚实的句子,就是一声声的‘鼓点’,单调,但是响亮而沉重,打人你耳中,打在你心上。” 这首诗在句法上看似平淡无奇,不押韵,不整齐,完全散文化。但恰恰这样,既表现出街头诗的明白晓畅的大众化特点,也体现了田间诗的个人风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