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乐记》的美学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乐记》的美学思想 《乐记》的美学思想yueji de meixue sixiang《乐记》,汉代人编著,是我国古代一部比较系统的音乐美学著作。《乐记》主要反映的是孔子以来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对音乐的本质的探讨,构成了《乐记》一书的基本内容。《乐记》认为,音乐源于人心,旨在表达人的情感。然而并不是任何情感的表现都是音乐,情感的发泄不能成为艺术,只有“声成文”,“声”合乎旋律,和谐,音乐才可能产生。基于这种对音乐本质的分析,《乐记》提出了“乐者,通伦理者也”和“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两个命题。前一个命题指出音乐必须符合社会伦理的规范,后一个命题指出了音乐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其次,《乐记》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为“礼辨异,乐和同”这个命题。这个命题是说,“礼”的作用是使不同的社会等级严格区分开来,而“乐”的作用则是使不同的社会等级保持一种和谐的秩序。《乐记》认为,“礼”与“乐”应该是相互统一、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说“礼乐之情同”、“礼乐相济”。不仅如此,“礼”、“乐”又是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所谓“礼中有乐,乐中有礼”。“乐”本身渗透着社会伦理规范,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的“礼”。同时,“乐”的社会作用又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这就是“治心”。音乐这种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特殊作用,在《乐记》中被反复强调,成为它的一个主旋律。 ☚ 孟子的美学思想 《淮南子》的美学思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