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注》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楚生认为,《三国志注》对《三国演义》有很大的影响。他说,陈寿所撰《三国志》内容不够充实;裴松之博采魏晋时代的典籍一百八十多种,对它在材料上进行“补阙”和“备异”,在考证上进行“惩妄”和“论辩”,写成《三国志注》,遂使三国时代的历史真相更加彰显。将《三国演义》与之作一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关系。于是,本文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重要与否,大致分作三类,探讨演义小说的故事情节取材于裴氏之书的情况。比较之后,作者总结说:一、《三国演义》的情节取材于《三国志注》者,较重要的有十二件,较次要的有二十七件,再次的有五十八件。三类合计共有九十七件,两者关系可谓极其密切。二、《三国演义》的史实,自然以取材于正史(《三国志》)记载者为主,其故事情节的推演,大体也不违正史所载的史实,但其精采片断,文学成份,则以取材于裴氏《三国志注》的博采异闻者为多,其小说描写也多半演化裴氏著作的精彩记述。三、《三国演义》一书根据史实,参酌史注,经历多年,踵事增华,方始勒成今本。假如无裴氏之注,其动人情节,精彩描写,必将大为逊色。(参见胡楚生《略论〈三国演义〉与裴松之〈三国志注〉的关系》一文,载于《古典文学》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