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副业问题〉一文按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副业问题〉一文按语 《〈副业问题〉一文按语》这是毛泽东1955年12月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的《副业问题》一文写的按语。这篇文章原题为《马龙县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副业生产的情况》,原载1955年3月11日云南《农村工作通报》第101期。作者为张兴华。毛泽东将题目改为《副业问题》。文章介绍说,云南省马龙县全县4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根据山区和半山区土地潜在力大、适合多种经营的特点,因地制宜、因社制宜地制订了生产计划,开展了农业和副业生产,全县副业生产的种类比较多,如养猪、养羊、养鱼、养鸡、织篾货、打草鞋、打席子、接果树、种麻、种棕树、帮助专卖公司烧酒、帮助供销合作社打油、做荞丝(用荞麦面做的粉条)、切洋芋片、加工农具、替贸易部门运货、替伐木队输送木材,以及烧石灰等等,即除了种植业、养殖业外,还包括了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等。副业生产为社会增加了财富,为农业社增加了收入,支援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农业社的劳动力潜力,保证了户户都能增加收入。开展副业生产不但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而且充分利用了半劳动力。除了农业社统一经营的副业外,还帮助社员开展了一些家庭副业,这对于帮助社员克服生产上和生活上的困难,起了很大作用。文章还介绍了各社在处理副业资金的来源、确定副业生产的标准劳动工分、劳动力调配方面等的经验。毛泽东在按语中十分赞赏马龙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重视副业生产的做法,指出:此件说副业比较全面,并且是就一个县几十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副业说的,作者就这个县的副业作了总结性的叙述。建议各县也做出这一方面的总结。由于单一从事农业生产,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高产穷社,50年代后期单纯以粮为纲,砍掉了副业生产,农民的经济收入迟迟上不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倡“若要富,农工副”,农业、乡镇企业、副业和商业、运输业等全面发展,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有大幅度的提高。毛泽东重视农村副业生产的指示没有得到具体的贯彻执行,以致那一段时间内农村副业生产没有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按语全文约70字,载《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下册。 ☚ 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 〈养猪模范的来广营合作社〉一文按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