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饥饿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饥饿死

因食物摄取不足,营养缺乏造成的死亡。有完全饥饿和不完全饥饿。完全饥饿是指水和食物摄取完全断绝,体重减轻,身体消瘦,又称干性饥饿。不完全饥饿指食物摄取不完全,绝对量不足,营养物品种不平衡.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不足,导致营养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浮肿。临床症状:开始1~2日有剧烈的饥饿感,胃部有压迫感,出现头痛、精神不振,体温下降,低血糖、低血压、谵语,出现幻觉,最后昏睡而死亡。完全性饥饿的新生儿一周内死亡,成人约7~10天死亡。尸体所见为消瘦,眼窝凹陷,皮下脂肪消失,皮肤干燥,脏器重量减轻,血粘稠度增加,胃肠空虚,胃肠粘膜有出血点。

饥饿死

食物摄取不足或完全断绝食物摄取时,程度不同地降低了机体的食物代谢和能量产生,使各生命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所致的死亡。人体要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大量食物,补充机体消耗的能量,当食物摄取不足时,就出现饥饿。初期,机体可以通过贮备能量 (脂肪和蛋白质) 的代谢来补充能量摄入的不足。后期因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出现氮质血症和酸碱平衡稳乱,使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死亡。一般在完全饥饿的情况下,新生儿几天即死亡,成人7~8天死亡。在不进食但饮水的情况下,通常可存活30天,甚至更长。由于在饥饿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大量消耗,尸体通常极度消瘦,肌肉明显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体重可减轻40%~50%,胃肠空虚,有时可见因饥饿而吞食的异物,饥饿死一般很少发生,仅见于弃婴或沙漠、丛林中迷路等情况。

饥饿死death from star ration

系指由于饥饿而致死亡而言。可因不能进饮食和不进饮食两种原因:前者主要由于疾病造成不能进饮食,如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某些全身疾病等;后者指的是有食欲拒绝进食,或不给予饮食,或无食物等。又可分为完全饥饿和不完全饥饿两种。饥饿死亡者尸体极度消瘦、皮肤干燥、无皮下脂肪、肌肉萎缩、骨骼细轻,体重可减轻40%~50%。临床上主要见于严重疾病、久病拒食自杀、受虐待老人及遗弃儿;亦可见于灾荒或战争时老弱人员。

饥饿死

饥饿死

食物摄取不足,营养缺乏,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称为饥饿。因饥饿而死,称为饥饿死。饥饿可分完全饥饿与不完全饥饿两种。完全饥饿是水和食物摄取完全断绝,体重减轻,身体消瘦,也称干性饥饿。不全饥饿是食物摄取不完全,如食物摄取的绝对量不足,营养配合不平衡(如蛋白质、维生素不足),患者常发生浮肿。饥饿者体温低于正常人,对寒冷的耐受力减低,怕冷。完全饥饿的新生儿经2~3天至一周死亡; 成年人经7~10天死亡。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缓慢,对饥饿的耐受性较强。有水而无食物供应的饥饿者和不全饥饿者可生存更久。饥饿合并受冻容易致死,尤其是饥饿的乳幼儿更易受低温影响而迅速冻饿死亡。
尸体检查见尸体极度消瘦,肌肉明显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体重减轻40~50%。皮肤色泽变深,干燥,起皱纹。高度贫血,血液浓稠。内脏萎缩,重量减少。肝、脾、肾重量减少约30%,心脏重量减少约10%,脑重量几乎不减。肝与肌肉糖元减少、消失,脑神经细胞空泡变性、溶解。内分泌腺萎缩,骨髓及淋巴结萎缩。胃肠空虚、壁薄。胃粘膜明显出血,胃内可有异物如纸、泥沙、布片、木片、草等。大肠内有兔粪样粪便,肠壁有非特异性溃疡。膀胱空虚。常见并发支气管肺炎。
饥饿死案例可发生于
❶意外事故,如山林原野迷路、落入坑内、海中遇难等。
❷虐待遗弃,如虐待老人与遗弃婴幼儿。
❸母亲精神失常,幼儿挨饿。
❹绝食自杀。鉴定时应了解周围环境情况,并作全面的尸体解剖,排除疾病死和暴力死。如疑为虐待致死应注意体表或内脏有无损伤;绝食自杀者应了解自杀的动机; 精神病患者拒食死亡者应了解精神病史和发病情况。

☚ 冻死   虐待 ☛
000077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