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提出的必然性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平均分配主义在某些人心目中根深蒂固。这主要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错误而形成的,他们把社会主义理解成平均主义,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平均富裕,而把按劳分配当作 “资产阶级法权” 加以批判。这造成了理论上的极大混乱和实践中的重大损失。
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必然反对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共同富裕不要平均主义。邓小平指出: “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2页)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要反对平均主义。只有理论上、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不行,只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才会实现一部分人先富后达到共同富裕。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加快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讲究竞争,竞争就会造成优胜劣汰。因此那些能力强、技术好,敢承担市场风险的人必然先富起来。
在市场经济中,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调节社会劳动,促进社会资源在各个部门合理分配,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节省社会劳动,搞高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调节个别劳动,促使各个生产经营者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标准,为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而努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市场经济就是在竞争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那些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劳动者,企业和地区,不仅能够补偿生产耗费,还能获得较多的收入,因而走上先富之路。市场经济必然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波浪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因此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按劳分配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后富者,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