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x线放大摄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X线放大摄影

X线放大摄影

一般X线摄影时必须将物体贴靠胶片以减少影象的放大。物体离胶片越远,亦即离球管焦点越近,影象放大的程度亦越大。X线放大摄影是有意识地将物体与胶片的距离增大而使影象直接放大的一种检查方法。
根据几何学推算,如需将影象放大两倍,就须将物体放置于球管焦点与焦片距离的中心。将影象放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使一般在平片上所不能见到的人体细微结构或微小病灶能够显现。但是影象放大又会减低其清晰度,为此X线放大摄影须采用焦点0.3mm或小于0.3mm的球管,放大倍数越大,球管焦点须要越小。影象放大后增加可见度,但与读片时用光学放大镜把影象放大有所不同。后者在放大时胶片颗粒亦随之放大,影象清晰度就受到影响。
影象放大易发生模糊,模糊度和焦点大小成正比。因为X线管阳极的焦点不是真正的一小针尖点,投影后在物体旁可产生半影(图1)。半影的大小可以下法计算:


由于半影而产生的模糊度称为几何模糊度。为了减少因放大而产生的几何模糊度必须把X线管阳极焦点尽量缩小。目前采用电子光学原理已可制出微焦点旋转阳极X线管,焦点的直径只有0.1mm或更小。焦点为圆形,边界锐利,靶角为45°,保持X线束各方强度均匀,放大倍数可以增加到4倍。放大摄影时物体与胶片的距离增大,利用这一段距离能够减少从物体到达胶片的散射线,所以放大摄影时不必用滤线器(图2)。
另外在影象放大后,影象频率相对减少,如原来的频率为每毫米4线对,放大一倍后频率减少为每毫米2线对(图3),这样对片盒内增感屏上荧光粉颗粒的要求就可以降低,


图1 半影的形成


图2 增加物体与胶片距离可相对减少散射线
1.X线焦点 2.物体 3.散射线 4.胶片


图3 放大率增加,影象频率下降
1.试验物体(频率=4线对/mm)
2.影象(频率=2线对/mm)

能利用颗粒较大的发光较强高速屏而不影响清晰度。但放大摄影时,如焦片距不变,人体与焦点的距离减少,病人受到的剂量就增加很多。一般说来,距离减少1倍剂量就增加4倍。如不减少焦点与病人的距离,而仅加大焦点与胶片的距离,则照射的强度就须增加,包括加大毫安量或增加曝光时间。这样就加重了机器的负担,并且曝光时间延长后,容易发生病人移动而引起影象模糊。
总之放大摄影须用小焦点X线管,高千伏,大容量X线机,再加高速增感屏,如稀土屏。即使如此,病人受到的剂量还要比一般X线摄片为多。而且应用这种方法,放大倍数有一定限度,一般只能放大1~2倍。如用0.1mm焦点X线管,其实用放大倍数为4倍左右。此外放大摄影时须用尺寸更大的胶片。放大1倍,胶片的面积就要增加4倍。所以多用于局部小范围的病变的摄影(X片-3)。放大摄影可显示人体的微细结构,较多用于观察骨结构的微小改变,对显示细小矽肺结节亦有一定的帮助。目前血管造影常加用放大摄影,以观察分支较细的血管。耳听骨的体层摄片也可加用放大摄影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 X线高千伏摄影   静电X线摄影 ☛
000069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