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shyashila袒叉始罗,西北印度的古代都市,在今巴基斯坦,出土大量佛教艺术品。希腊语谓之为Taxila。汉译又有德叉始罗、竺刹尸罗、石室国等名。其范围横跨印度旁遮普省与西北边境地区。自古以学问、技艺发达而闻名。公元前326年,遭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其富裕景况因此为西方所知。又相传阿育王为太子时,曾任此地总督,故佛教在当时可能已经传入。公元前2 世纪,大夏的希腊人入侵,建设新都市。复受塞克族、帕西亚族、贵霜族所支配。在此等外族统治时代,佛教文化兴盛,市内外皆有颇多佛教设施,与西邻的犍陀罗同属佛教美术盛行地区。 公元230年左右,因伊朗的萨珊王朝占领此地一带,致使佛教文化一时中断,至4世纪末,始由贵霜族再兴。5 世纪中叶,本市及附近的佛教伽蓝又遭嚈哒族所破坏,自此未恢复旧观。 此地有三个年代不同的都市遗迹,其时代约在公元前5世纪至5世纪之一千年间。这些遗迹所在目前都是村落。 (1) 位于比尔(Bhir!) 山丘的遗迹。由四个时代层(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构成,系属自然形成的都市。 (2) 位于西尔卡普(Sirkap) 的遗迹。由七个时代层(公元前3 世纪—公元前1 世纪) 构成。外有高峻、坚固的城墙围绕,内有王宫、佛塔等建筑。市民所使用的器具兼摄希腊及印度两种风格。系仿自希腊城市,具有高度生活文化的计划性都市。 (3) 位于西尔苏夫(Sirsukh) 的遗迹。为有半圆形棱堡之城墙所围绕的大城市。在构造上,与贵霜族建于中亚的城市类似。然仅有部分被发掘。 附近除了有绛迭尔的祆教寺院遗迹之外,亦有法王塔、卡拉旺、基利、摩拉摩、阇利昂等佛教伽蓝遗迹。 依《大唐西域记》卷三所载,叉始罗是北印度古国。该书云:“ 叉始罗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酋豪力竞,王族绝嗣,往者役属迦毕试国,近又附庸迦湿弥罗国。地称沃壤,稼穑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伽蓝虽多,荒芜已甚,僧徒寡少,并学大乘。” 此地自古即以北印度之高等知识传播地而闻名。在巴利语《本生》及《真谛灯论》等书中,曾记述梵授(Brahmadatta) 王子等人来此研学。相传文法家波尼尼及大医耆婆亦曾于此地受业。此外,《大唐西域记》卷三云,大城西北七十余里存有医罗钵罗龙王池,池之东南三十余里有无忧王所建之窣堵波。城北十二三里处有月光王舍头之胜地及经部拘摩罗逻多撰诸论之僧伽蓝。城外南山也有无忧王子拘那罗抉目之故地等历史名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