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rathke裂囊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Rathke裂囊肿 Rathke裂囊肿在正常人的垂体前叶和后叶之间,约有13~22%存在着直径1~5mm的小囊肿。有人认为这种囊肿是由已分化的腺垂体细胞间变而来,也有人认为是来自神经上皮细胞,但一般却认为来自颅咽管又名Rathke袋或裂的残存组织。发展成为足以引起症状的Rathke裂囊肿极少见,吉田等迄至1977年为止从文献中只收集到35例,包括他们自己所见的一例在内。这种病变多见于40~60岁,少数也见于小儿和70岁以上的老人,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囊肿的组织结构不尽相同,覆衬囊壁的细胞可以是杯状上皮细胞、纤毛柱状细胞、带有粘液分泌腺的矮杯状细胞和柱状细胞,或为形状不定的纤毛柱状细胞及纤毛杯状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囊液的性质也常不同,可为清亮无色,也可为含有胆固醇结晶的陈血、白色粘液样、粘稠或冻胶样,有的胆固醇结晶者呈棕色,等等。这些现象大多也见于颅咽管瘤。但在Rathke裂囊肿无角质化和钙化现象,颅咽管瘤则无粘液样分泌物和纤毛上皮细胞。根据这些现象说明,Rathke裂囊肿和颅咽管瘤皆来自颅咽管残存组织,只是组织分化不同而已。Rathke裂囊肿可引起垂体功能减退、蝶鞍扩大、视交叉受压和其他神经症状,与鞍内型颅咽管瘤或无分泌活动的垂体难染色腺瘤的临床表现相同,因此只有通过活检方能确诊,其治疗原则亦与上述两种肿瘤相同。 ☚ 颅咽管瘤 神经垂体肿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