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6.杂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6.杂粮 6.杂粮广西杂粮包括绿豆、蚕豆、豌豆、高粱、小米、芋头、荞麦等作物。杂粮作物虽然各地均有种植,但生产极不稳定,面积、产量起伏很大,单产低。50年代,平均年面积25.99万公顷,总产11.34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436公斤;60年代,平均年种植面积27.86万公顷,总产量19.96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716公斤;70年代,平均年种植26.74万公顷,总产量34.4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1.29吨。80年代,在产业结构、品种结构调整中,由于更高的经济效益驱动,杂粮面积、总产、单产急剧下降,12年平均种植7.59万公顷,总产量4.68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616公斤。1992年种植面积2.15万公顷,总产1.65万吨,每公顷产量为767公斤,比1978年面积减少25.25万公顷,减少92.15%,总产减少29.06万吨,减少94.43%,每公顷减产358公斤,减产31.82%。历史上杂粮面积最大的是1957年,为34.88万公顷;总产量最高的是1972年,为36.54万吨;单产最高的是1980年,每公顷产量为1.55吨。 ☚ 5.小麦 (二)经济作物 ☛ 6.杂粮 6.杂粮高粱有地方品种邳县的红高粱、黄高粱、红粘高粱等。高粱适应性强,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随着“旱改水”面积的扩大,全省高粱面积由1949年的417.7千公顷,到1987年降为11.97千公顷,单产由47公斤提高到227公斤。高粱资源要保护,在不影响粮食种植的地方,适当恢复部分高粱生产,为酿酒、饲料工业提供优质原料。“旱改水”后,谷子种植面积由1949年的88.4千公顷,到1987年减为100公顷,几乎不再种植了,种质资源散失在民间。其他如荞麦、赤豆、绿豆、豇豆、爬豆等杂粮都作副业食品了。1955年,全省种植面积有515.73千公顷,单产48公斤,到1978年面积减为26.41千公顷,单产为212公斤。 ☚ 5.大豆 (二) 经济作物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