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七
中药名。 见《陕西中草药》。别名:扭子七、螺丝七、血三七。为蓼科植物支柱蓼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的根茎。 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江西等地。8~9月采收。干燥根茎近圆柱形,根头处稍粗壮,外表棕黑色,粗糙凹凸不平,具节,节上有明显疙瘩突起,须根黑色,卷曲而长。 质坚硬,断面粉红色至棕红色。气微,味淡微涩。 产四川、陕西等地。 味涩,性平,无毒。散血,止血,行气,调经。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 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研末。治跌打损伤:支柱蓼根研粉,以酒送服。 晚饭前服21~24克(《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根和根茎中,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