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邮路
1952年,全省调整和新辟农村邮路1 836公里,是1949年的2.1倍。农村邮运工具绝大多数还是人背肩挑,干线邮路所用役畜,专为农村使用的自行车也开始配备。到1956年,全省邮运役畜增加到106匹(头),配购邮政专用自行车190辆,同年农村邮路也发展到5 663公里,其中农业区4996公里,提高了邮运和投递速度。
农村机动邮路始于1962年,当年虽只有1辆摩托车,但以其机动灵活、速度快、载重量大等特点,利于青海农牧区县社邮政运输能力的提高。1971年,邮政总局要求凡县到公社可以行驶摩托车的邮路改用摩托车,当年全省配备摩托车120辆,1977年达到195辆,摩托车邮路达到468公里。农村自办和委办汽车邮路,则分别达到579公里和529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邮路有增有减。1985年达到19 570公里。1995年17 849公里,汽车邮路1985年为2 060公里,1995年为1 937公里,摩托车邮路,大部分改为自行车邮路,至1985年净剩188辆,邮路也减少为3 848公里。1995年为1 329公里。全省农村自行车邮路,1985年达6 117公里。1998年为5 128公里。畜力班、步班邮路1985年为5 546公里,1998年为5 402公里,其中步班邮路101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