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札〈隐〉明清江湖诸行指成衣。见《新刻江湖切要·工匠类》。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防護具 > 札 > 甲札 甲札 jiǎzhá 甲札jiǎ zhá一作“单线通”。明清江湖社会谓成衣匠。《新刻江湖切要·工匠类》:“成衣: 单线通; 甲札。” 甲札亦称“甲扎”。铠甲上的叶片,以皮革或金属制成。因甲片呈长条形,状类简札,故称。《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战国策·燕策一》: “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欲不甘,思念报齐。身自削甲扎。”鲍彪注: “扎,牒也。甲之革缘如之。”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今人多于甲札之背隐起,伪为瘊子,虽置瘊子,但原非精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