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壤质量
(1)水土流失面积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44.91万公顷,其中,丘陵山区91.62万公顷,占丘陵山区面积的57%,三级中度流失和四级强度流失面积24.1万公顷,占丘陵山区流失面积的26.3%;平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53.29万公顷,占平原沙土面积的26.7%。水土流失使肥沃表土丧失,水库、河道淤塞,水利工程破坏,生态环境变差,抗灾能力降低。
(2)土壤肥力下降。全省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3%,属于中等水平。其中,有机质含量在1.01%~2%的土壤面积占全省土壤面积的50.88%;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土壤面积占24.02%;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的土壤面积占25.1%。70年代以后,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比重降低,土壤肥力失去平衡,氮、磷、钾比例失调。据1985—1995年土壤监测点动态监测资料反映,全省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平均每年下降2.3毫克/公斤,缺钾面积逐年扩大,目前苏北地区缺钾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30%~40%,苏南地区占70%左右。
(3)盐碱、飞砂土壤面积较大。全省盐碱、飞砂土壤主要分布在徐淮、沿海等地区。虽经几十年的治理,沿海盐土面积已由60年代的91.33万公顷下降到90年代的45.67万公顷,下降50%。由于盐土与脱盐界线与1959年相比向东推进了36公里,这样全省盐碱、飞砂土壤面积仍然很大,总面积约92.33万公顷,其中盐土占77.1%,花碱土占19.1%,飞砂土壤占3.8%。
(4)土壤污染日趋严重。据1988年调查,全省废水污染农田面积为89.47万公顷;废气污染农田面积23.53万公顷,其中二氧化硫污染17.63万公顷,氟污染5.9万公顷;固体废弃物污染农田1 200公顷。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有机氯、有机磷、除草剂等。全省各污染点对10个土壤元素含量监测结果表明,与世界土壤含量平均值相比,除铬以外,其余9个元素含量的平均值都大大超过世界土壤含量的平均值。汞的污染较普遍,其次是镉、砷、锌等,钴、镍等污染较少。苏州市土壤汞的污染率高达到31.15%。南京市镉、汞污染率分别为24.3%和18.25%。常州市土壤污染程度较重的为铝、镉、铬、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