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F001868 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F001868 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 李非著。鹭江出版社1992年10月版。27.5万字。对战后40多年来台湾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和宏观的综合分析,探讨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及其运动规律。分8章。第一章导论,阐述台湾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周期波动与历史分期。第二章论述战前台湾经济的历史基础与基本特征。第三章至第七章按历史分期论述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进程和成长模式。以综合指标为基准,将战后台湾经济分5个演进阶段:第一阶段1945-1949年,为萧条惨淡期;第二阶段1950-1960年,复苏缓进期;第三阶段1961-1972年,经济高涨、黄金期;第四阶段1973-1979年,调整坎坷期;第五阶段1980-1990年,转型阵痛期。每阶段为一章,围绕发展阶段上的发展战略与措施、发展水平和结构,分析其农、工、贸、交通和金融等主要产业,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件与经济现象列专节论述。第八章结论,论述台湾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主导因素、模式困境与未来趋势。认为,台湾经济经历从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目前正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过渡;战后台湾经济体制从公营资本高度集中垄断逐步发展到公、民营资本双轨并存,形成公营企业主导上游产业、集团企业主导中游产业、中小企业主导下游产业的梯度分工格局,为台湾经济起飞开辟了道路,也成了今日台湾经济难以升级的病根。书后有“台湾经济纪事与经济指标”10个附录。收入“台湾研究丛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