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狠抓科技兴农
宜春地区在改革耕作制度、推广优良品种等一系列科学技术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1952年, 通过改革旧的耕作制度, 变单季为双季, 改间作为连作, 粮食总产取得突破性增长。1964年, 全区抽调509名农业科技工作者, 分成160个工作组下基层蹲点, 指导科学种田, 大力普及水稻良种。地、县两级建立良种示范繁育场, 人民公社建立良种繁育重点队, 生产队开展单本繁殖田和二级良种培育的科普活动, 并逐步推广杂交水稻良种、普及地膜育秧和改土施肥的应用。进入90年代后, 全区大面积实施半旱式耕作、旱床育秧、模式化栽培和水稻抛秧, 粮食生产获得连年丰收。为了更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各地采取多种形式, 鼓励和吸引机关科技人员到农村从事科技开发, 实行科技承包。与此同时,各地还采取多渠道开办职业学校, 培育初、中级农业科技人才, 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