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多行业
以行业为特点的八大服务体系的格局基本形成。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全省共建立农技推广站323个,其中省农技推广总站1个,州(地、市)农技推广站7个,县(市、区)推广站(中心)31个,乡镇推广站284个。形成了县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站、村农民技术员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并且正在或已经摆脱机关化、行政化弊端,强化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服务五结合的功能。农业区县县有农技推广中心,90%以上的乡(镇)有农技站,70%的村有农民技术员。全省建立了一个科技示范县,27个科技示范乡,230个科技示范村,4 000多个科技示范户,基本达到了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网络化、系统化,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2)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全省共建立畜牧兽医站476个,其中省畜牧兽医总站1个,州(地、市)畜牧兽医站8个,县畜牧兽医站3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428个。其中牧业区的213个乡站属国家事业单位,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215个乡站属集体事业单位。牧业区县以上还建立草原站。两站服务形式主要围绕畜牧业基地建设、良种改良和繁育、草原建设保护、疫病防治、技术指导和药物器械供应、收购销售等开展系列服务。
(3)种子服务体系。建立县以上种子站27个,乡供种站63个,国有良种场25个,种子繁育专业村350个。东部粮油生产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原种场为骨干,乡村特约繁种基地为桥梁,乡社异地供种基地和农户选留种为基地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
(4)农牧业机械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农机管理服务站159个,其中县农机管理站35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115个。主要为农牧户提供农机供应、维修、监管作业、培训服务。有的成立农机作业服务队,承包农田作业、草原建设和技术培训,实行无偿或有偿服务,个别乡村做到了统一机耕、机播、打碾、机翻、连片操作。
(5)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县以上林业技术推广站40个,乡镇林业工作站279个。农业区基本形成了县、乡、户林果服务网络。县站进行技术培训,乡站搞技术承包,农民技术员负责对农户进行具体指导,通过试验、示范、发展基地,带动千家万户。
(6)农牧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县县有农牧经营管理站,建立省、州(地、市)农牧经营管理站(科)7个,39个县(市、区)中有35个建立了农牧经营管理站,乡镇建立农牧经营管理站303个,大部分村有专业会计和兼职合同管理人员。主要服务内容是为村、户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及合同管理、财务审计、成本核算、效益评估、经营咨询等综合服务。
(7)资金融通服务体系。在14个农业县中,乡乡建立农行支、所机构和信用社,服务人员达1 000多人。每年为农牧业服务的资金达4亿多元。
(8)供销服务体系。供销社层层建立服务组织,扩大服务网点,拓宽服务领域,承担起供应农用生产资料和组织收购大宗农副产品两大任务,成为农村综合服务的中心和商品交流的主渠道。供销社经营网点961个,职工2 289人。社员30多万户,占总农牧户60%多,社员股金达1 600多万元。同时,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建立,至1997年有省水产推广站1个,地、市、县水产推广站3个,在乐都县等淡水养殖面积较大的乡设水产站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