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发展阶段(1987—1997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2.发展阶段(1987—1997年) 2.发展阶段(1987—1997年)1987年, 青海省强调国家设在农村牧区的经管站、农技站、 农机站、水保站、 畜牧兽医站, 要加快改革步伐, 增加服务内容, 更大地发挥作用, 为农牧民搞好服务, 并提出各地要从实际出发, 把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起来, 发挥其组织协调、 合理管理、 生产服务和资金积累的职能作用, 尤其要搞好农牧民要求最迫切、 对生产影响最大的项目的服务, 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 办不好的事情。农业区县、 乡站积极扩大服务领域, 兴办经济实体, 开始向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综合办站的方向迈进。 农村牧区相继开始成立以专业户和服务联合体为主体的专业服务组织。 由于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生产、 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 涉及部门多、包含国家、集体合作服务等几个层次, 各地在建设中遇到很多实际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 1991年省委又下发了 《关于加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由省委政研室牵头,组织省、县有关部门参加的试点工作组于1991年3—4月在民和县古鄯镇开展试点工作。 1994年, 中共青海省委、 省人民政府在贯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的实施意见中指出: “建立健全比较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机构改革中, 对县、 乡农牧业经济技术部门的力量和服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继续建设和巩固、 完善县级农业、林业、 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抓紧落实乡镇农业、林业、水利、畜牧、 农机、农经等机构的定编定员, 稳定和不断壮大农村牧区科技队伍, 并提倡一站多能逐步办成综合性的服务中心”,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 到1995年底, 全省乡镇一级 “农技站、农经站、林业站、 畜牧兽医站”基本建立健全。 与此同时, 有40%的乡镇,35%的村建立了合作经济服务组织。 1996年以后, 随着农村牧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各级领导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把发展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当作深化农村改革,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工作去抓, 使全省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工作, 组织上逐步建立健全, 服务内容进一步拓宽, 服务形式多种多样, 开始步入农工商一体化, 产加销一条龙以及规范化、 系列化的路子。 ☚ 1.起步阶段(1984—1987年) (二)形式和特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