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名称
1. 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名称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的物质基础。1979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经济科学规划会议上,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提了出来。它主要探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适应民族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民族经济学的名称,学术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命名为民族地区经济学。理由是:
民族经济基本是一个地区概念,人们一般论及的都是诸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民族地区财政问题等。因为经济活动不是以民族来划分的。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五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多数是多民族聚居或杂居,即使在单一民族聚居区,也和周围其他的民族发生复杂的生产和交换关系。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要研究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而不是个别民族的经济。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命名为少数民族经济学。理由是:少数民族经济是个理论概念而不是地区概念,它不是研究一般的社会经济问题或地区经济问题,而是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问题及其规律性; 它既要研究一般经济学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及其作用的特点,又要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特有的规律。而用地区经济概念就无法概括和反映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质和复杂内容。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1981年12月召开的本学科的全国性会议,就定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
☚ 二十九、民族经济理论 2. 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