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资本主义国家,专门研究工业经济的著作,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就已经问世了。但存在多种称谓,如“工业的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工商经济学”等。到50年代,“工业经济学”的名称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对于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多数学者认为是工业部门内各种经济力量的运动及其规律,着重研究的是外部环境 (市场、社会、国家)对工业部门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工业部门对这些外部影响的反应。当然,他们在基本观点、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上是有很大分歧的。
我国在建国初就开设了工业经济学课程,但在它的研究对象方面,迄今仍有许多不同的见解。
一种观点认为,工业经济学是研究工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 工业中生产关系发展运动规律性的理论; 工业现代化的理论; 工业生产布局理论;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理论; 工业经营管理的理论; 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等等。这是各种辞书常见的表述。
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业经济学研究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既包括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也包括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它侧重于理论分析。
第三种观点认为,工业经济学是研究体现工业生产关系特殊本质的科学。工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工业生产关系,因为这样不能把工业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方面明确地区分开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社会主义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它的任务是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共同规律,但一般说来,它不可能对体现工业生产关系特殊本质的规律,特别是其中属于中间层次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对居于中间层次的规律的探索,却正是工业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 五、工业经济篇 2. 工业经济学和工业经济管理学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