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卫生防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卫生防疫

1.卫生防疫

在急性传染病防治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 农村卫生状况极差, 疾病常年流行, 因传染病死亡者占总死亡人数的63.0%。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开展了对急性传染病的疫情监测管理和防治。至1955年1月,全省控制和消灭了霍乱、鼠疫和天花三大烈性传染病,其他传染病明显下降。60年代中期,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防疫工作松懈,流行性脑膜炎等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甚至暴发流行。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由1968年的2 441.02/10万上升到1970年的7 448.22/10万。1978年9月和1989年9月,依法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城乡大力开展计划免疫,麻疹、小儿麻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显著下降。1995年底,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由1950年的3 550.15/10万降为203.84/10万,病死率由1.40%降为0.24%。传染病的死亡顺位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1位降到农村地区的第10位。在计划免疫方面,新中国成立前,除种牛痘预防天花和少数鼠疫、霍乱疫区的重点人群应急预防注射外,别无其他预防接种。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加强了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工作。至1995年,全省有计划免疫专业机构121个,计免专业人员3 709人,城乡预防保健人员8 829人,乡村医生(含卫生员)45 914人,形成了一个计免工作网络。新中国成立初期,天花列为重点预防的疾病,全省普种牛痘,成效显著。全省使用疫苗的品种由50年代的8种、接种40.9万人份、购苗经费30万元,增至70年代接种疫苗16~17种、接种237.5万人份、购苗经费150万~160万元。1980年实行计划免疫,当年使用生物制品7~9种,购苗经费130万~140万元。全省7岁以下儿童均实行计免建卡(册)管理。1986年开始,确定每年的“4·25”和“6·1”儿童节,广泛开展计免宣传和预防接种活动。每年年底和年初各一天,在城乡开展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强化免疫活动。至1995年,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先后三次的联合审评,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的三个85%的达标标准。1995年,全省麻疹、白喉、百日咳的发病率分别为5.49/10万、0.01/10万、0.49/10万,比实施计划免疫前的1978年分别下降了 100%、99.50%、99.82%、99.67%,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在连续3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情况下,没有发生霍乱流行,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 (三)预防保健和药政工作   2.妇幼保健 ☛
000321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