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三年经济调整时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三年经济调整时期 1.三年经济调整时期这一时期除继续实行评工记分,按劳动工分分配制度外,有些地方还采取 “借地”、“包产到户”的办法度荒。到1962年7月,全省已有5 102个生产队包产到户或分田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1. 7%。分田到户的形式有只分口粮田的,还有将全部土地分到户。这些做法大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现金和粮食分配水平也不断增加。1965年,全省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42. 08亿元. 比1962年增加15. 46亿元,增幅为58. 1%,用于社员个人分配部分21.99亿元,人均56.5 元,比 1962年增长 44. 9%,年平均递增达13.2%;人均口粮为194. 5公斤,比1962年增加59. 5公斤,增长44. 1%,年平均递增12.9%。 ☚ (三) 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2.“文化大革命”时期 ☛ 1.三年经济调整时期 1.三年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农林水气部门,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0 602万元,年均投资比“二五”时期下降12.6%,但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得到了改善。在此期间,开始对赣东大堤、抚东大堤、抚西大堤进行全面加高加固,开工建设了13座中型水库。到1965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00万公顷,比1962年增加9.8%,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1962年的66.6%提高到73.2%。并有计划地新建了一批电力排灌工程。 ☚ (二)投入下降、徘徊期 2.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