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伦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伦理学

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伦理学

19世纪中后期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达到顶峰,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变着政治经济结构,其法律、国家机器等上层建筑都达到了比较完备的状态。与此同时,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强烈要求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传统的资产阶级伦理学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了严重冲突,出现了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些资产阶级伦理学家重新以不同的方式研究道德问题,形成许多各具特点的流派。他们希图通过重新评价、改造和论证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建立新的伦理学体系,以巩固和维持资产阶级的根本道德原则与规范。其流派主要有实证主义、唯意志论、新黑格尔主义、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等。
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孔德。他从人的社会本能中引申出道德,大力倡导极端的利他主义。在他看来,单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合作的本能在社会中占居优势地位,因此,人应该为他人而生活,这是其价值所在。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叔本华和尼采则突出强调人类意志的作用。叔本华认为,世界是自我的表现,自我是一种求生存的欲望冲动,生存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基础。尼采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是一种贪得无厌的权力欲望和应用权力进行创造的本能。他们在人生观上都具有一定的悲观色彩,并错误地把意志自由和道德现象,看作不受客观规律和社会环境制约的东西。格林和布拉德雷是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继承黑格尔的伦理学和国家学说,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最高理想是自我实现,国家是一个有意志、有道德、有人格的精神实体,是个人的本质和真正的自我,体现着一切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是个人自我实现和道德完善的必要条件。因此,个人必须服从集体和国家。他们的观点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极权主义需要。席其维克的直觉主义伦理学强调,人具有一种认识正误善恶的直觉能力。道德中的真理是直观的、自明的和不可定义的,不需要诉诸任何经验或理性。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普遍功利主义伦理学,才是科学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道德观既具有唯意志论的倾向,又具有直觉主义的性质。他把来源于“爱的冲动”的道德,作为开放社会中最高类型的道德,主张通过对生命冲动及其绵延的直觉,体现对家庭、社会及全人类的爱,从而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伦理学,是传统资产阶级伦理学向现代西方伦理学过渡的中间环节,它们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非理性主义倾向。非理性主义在伦理学上的表现是,否定理性认识道德的能力,否认道德的普遍规律和行为评价的客观标准,推崇直觉、本能、无意识活动、个体心理体验等非理性的心理活动,把它们看成是判断、理解道德现象的方式方法,看作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这对现代西方伦理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过渡环节,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伦理学中包含朝各个方向发展的萌芽,为20世纪西方派别林立的伦理学,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 克鲁泡特金的伦理思想   席其维克的伦理学说 ☛
000006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