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接管与复航
1949年大陆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接管沿海、沿江与沿河的港口。我国港口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港口,变成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新港口。被帝国主义长期操纵的港口管理、引航、航道疏浚等主权,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与帝国主义势力的被驱逐而回到人民手中。整个接管工作按照“各按系统,整套接收,经过调查研究逐步改造”的接管方针和政策进行。1949年5月27日,全国江海水运中心上海解放。上海市军管会接管招商局、中国油轮公司、善后救济总署水运大队、台湾航业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华拖船驳运公司、行政院物资供应局船舶处、交通部上海航政局、中华水产公司等十几个官僚资本航运机构。共接收大小各类船舶406艘,161203吨,码头184座,泊位岸线35342米。当时解放战争仍在向南推进,大量军需物资需要运输; 城市民生日用 品以及原料、燃料制成品急需交流; 南来北往的旅客需要旅行。1949年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令沿江解除封锁和戒严,长江及内河正式开放。同年6月3日 “江陵”号从上海直驶汉口,长江线恢复通航。6月8日 “永潇”油轮首航天津,北洋航线得到恢复。以后又陆续恢复北洋区间运输,并组织了对外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