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 節】
‘不陵下,不援上’,皆不求於人之事,故承之以‘正己而不求於人’。但以‘不尤人’結之足矣,而又言‘不怨天’者,蓋以徼幸之小人,求於人而不副其望,則不惟尤人,亦有怨天之心,而君子則不然也。且‘不怨天,不尤人’,皆‘俟命’之事,故並舉於此,以明首節‘不願乎外’之意也。
【四 節】
‘君子中庸’,故‘居易以俟命’;‘小人反中庸’,故‘行險以徼幸’。‘俟命’而‘為其所當為’者,是‘居易’之事也;‘徼幸’而求其不當得者,是‘行險’之事也。
首節二句為一章綱領,而二句之中,‘素位行’一句,實為大旨。第二節專主‘素位行’而言之。第三節雖主‘不願外’而言之,‘正己’二字亦‘素位行’之意也。第四節則合而言之。第五節則以‘反求諸身’一句總結之,蓋‘反求諸身’,則‘為其所當為’,而‘無慕乎其外之心’。‘素位行’一句為大旨,於此又可知也。
章句‘棲皮’,謂置革於布侯之中。論語‘射不主皮’注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