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1_142公孫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1_142公孫丑

【公孫丑】

條對。
御製條問曰:四德雖渾然於一性之中,而就事而言,各有所屬,不可以相混。而中庸之‘成己、成物’,此章之‘學不厭、教不倦’,互言仁智。若推此例,則凡事之屬仁者皆兼屬於智,屬智者皆兼屬於仁耶?雖有先儒之説,猶涉疑晦,可以明言其旨歟?
賤臣對曰:仁智之為體用,如中庸之‘成己、成物’,此章之‘學不厭、教不倦’是也。而此皆義精仁熟之後,始可縱看横看。凡事之屬仁屬智者,若必欲兼屬,則恐有窒礙處矣。
又問曰:孟子固亞聖也,比之顔子地位,則似有間矣。今於‘所安’之問曰‘姑舍是’,孟子之自知知人猶有未盡而然耶?
賤臣對曰:此章集注以‘不欲以數子自處’釋之,此非孟子之有不足於顔子也。蓋‘所願則學孔子’,而下一等則不屑也。此可見聖人當仁不讓之意矣。
又問曰:仁者,人也,人所當為也。若有為而為,則便非仁也。孟子以榮辱禍福勸戒之者,何也?
賤臣對曰:人之行仁,豈待勉强?而下等之人不知為仁之道,故不得不以禍福榮辱之説丁寧勸戒之。聖人教人,蓋亦多術矣。右上篇。
御製條問曰:孟仲子‘趨造’之言固不誠矣,而孟子‘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則是成其不誠也。若使景丑氏執此而譏孟子,則孟子將何以答之耶?
賤臣對曰:孟子‘出弔’之舉與孔子不見孺悲‘取瑟而歌’之意前後同符。而仲子以昆弟之親,猶不識孟子之微旨,遽有‘趨朝’之對,又有‘要路’之語,則孟子遂不得不就景丑氏宿。而景丑氏之大夫也,祇明其非疾、出弔之意,非欲成仲子之不誠。而景丑氏若執此為譏,必當以答公孫丑者答之矣。
又問曰:孟子,賓師也,其無官守則固然,而‘陳善閉邪’,賓師之任,則獨不可謂言責耶?畢竟去由其言之不用,則又豈不是不得其言而去耶?考其終,則進退似與蚳鼃無異,而其答公都如此者,何歟?
賤臣對曰:‘陳善閉邪’雖是賓師之任,而孟子其時未嘗為卿,亦未嘗受禄,則語默進退,本自綽綽。而惟其積誠啓告,以俟王之改之,而王終莫能悟,則於是乎始決出之行。言不用而去則同也,其可言之地則與蚳鼃大異。進退疾徐,烏可比而同之哉?
又問曰:‘魯繆公無人乎子思之側,則不能安子思’,尊賢之道固當然矣。而至於‘泄柳申詳無人乎繆公之側,則不能安其身’,誠有可疑。賢者以道事君,不合則去,豈可藉他人而為維持調護之計?後之憸人要結人君之左右以固其位者,得不藉口於是乎?
賤臣對曰:繆公之待子思,固出於好賢之誠。而二子之必欲留人於繆公之側者,蓋非有賢者調護之力,則恐君不察己之誠也。若無二子之心,則皆苟容徇君之徒也。孟子此言,特言賢者去就有此二等也,亦非以二子自處也。
試官吴載純條問曰:地利固不如人和,太王之去也,‘從之者如歸市’,則人之和可謂至矣,而猶去之者,何歟?太王以為‘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仁者無敵’於天下,則雖勿去,何至於害人歟?
崑秀對曰:太王之去,特横逆之來耳。然而從之如市,有人和之美,故能成岐山之業。若曰我當無敵於天下,而不思所以避患之圖,則豈聖人養人之道哉!然則太王之去,非避狄也,即愛人也。右下篇。

☚ 11_141梁惠王   11_143孟子不動心章説 ☛
000024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