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辨疑
【題 解】
論語辨疑作者崔象龍(一七八六—一八四九),字德容,號鳳村,本貫慶州。幼年修學於漆室崔華鎮門下,研習性理學,之後師從立齋鄭宗魯,一八二二年三十七歲時司馬試合格,但無意仕途,專心治學,晚年致力於培養後學和著述。與梅山洪直弼交遊並分享經義研究所得,著述有經書八圖、四書辨疑、啓蒙劄疑、程朱書辨疑、小學贅疑等文章。現傳有文集鳳村集二十二卷十一册,本書收録於卷十三,是四書辨疑的論語部分。對經文、大注、小注有疑問處引用曾子、程子等先賢之説予以解析,采用退溪、栗谷、沙溪、金長生等家學説,尤遵南塘韓元震。不僅有字句考證,對句讀問題也有著墨處。(朴晙遠)
論語之書,皆聖人言語,而旨意平淡近實,文辭明白簡易,如天象之昭然易見,而其神化不測之妙自在於其中。讀者但識其近而易見,而不察其神妙無窮,故雖終身誦讀,無所疑難,而遺上達而語下學者有之,闕旨趣而談文字者有之。如此者,奚異於飲食而不知味,行道而不悟家者乎?此愚所謂‘聖賢文字中最難起疑者論語’。而程夫子所謂‘讀論語有疑,然後有進’者,恐以此爾。如愚蒙蔀無疑處何能使有疑,有疑處何能使無疑乎?但以所聞於前輩與師友者,與粗得於管窺者,敢為之辨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