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
‘何以伐為’,集注‘不可伐’、‘不必伐’、‘非所當伐’,此三言所以明孔子‘一言盡其曲折’。蓋顓臾是先王封國,則天下之所不可伐也;在魯邦域之中,則又魯之所不必伐也;尚為社稷之臣,則尤非季氏之所當伐也。有此三不當伐而季氏欲伐之,故曰‘何以伐為’。
以瞽者之顛危喻季氏,而責二子之不能扶持,故‘彼相’之相,集注以為‘瞽者相也’。
蕭牆之憂承上文‘不均’、‘不安’而言,故集注以哀公之欲去季氏當之,而不以陽虎之囚季桓子當之也。
‘十世希不失’,謂諸侯也;‘五世希不失’,謂諸侯之大夫也;‘三世希不失’,謂大夫之家臣也。觀於下章所論魯事可知也。
‘畏大人’之大人,即有位有德者之通稱也。小人之不畏有德者不是異事,而以其患得患失之心不畏有位者,何也?曰:‘不知畏天命,則有如鯀之方命者,而雖吮癰舐痔者,未必有嚴憚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