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擊磬於衛章】
有心哉,擊磬。
或問 楊氏若以聖人為無心者,則流於老佛之意。楊氏曰:聖人之時何容心哉?當其可而已。荷蕢以有心譏之,蓋莫之知而易其言也。
語類 先生云:‘如何聞擊磬而知有憂天下之志?’或對曰:‘政如聽琴而知其心在螳蜋捕蟬耳。’久之,先生曰:‘天下固當憂,聖人不應只管憂。如“樂亦在中”,亦自有樂時。’或云:‘聖人憂天下,其心自然如此,如天地之造化萬物,而憂不累其心。’曰:‘然則擊磬之時憂乎?’對曰:‘雖憂而未嘗無樂。’又有曰:‘其憂世之心,偶然見於擊磬之時。’先生皆不然之,曰:‘此是一個大題目,須細思之。’拱壽。
荷蕢者。
精義 楊氏曰:晨門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歟”。歟,疑辭也,則異乎荷蕢之果矣。
或問 楊氏論晨門、荷蕢之優劣,則近得之。
語類 問:‘荷蕢、沮、溺之徒,賢於世俗之人遠矣!不知比蘧伯玉如何?’曰:‘荷蕢之徒,高於子産、晏平仲輩,而不及伯玉,蓋伯玉知為學者也。’僩。
深厲淺揭。
通義 白雲許氏曰:以衣涉水曰厲,衣,裏衣也;攝衣涉水曰揭,攝,提越也。古人不裸體涉水,若水淺,但提起衣而過;若水深不可提,既不可脱衣,則和裏衣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