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周公之才之美章】
驕吝。
精義 伊川云云。見集注。或問:‘横渠言“大則不驕,化則不吝”,此語如何?’曰:‘若以大而化之解,此則未是。然“大則不驕”,此句卻有意思,人只為小便驕也。“化則不吝”,化煞高,不吝不足以言之。驕與吝兩字正相對,驕是氣盈,吝是氣歉。’
或問 程子至矣。張敬夫論周公事亦善。張敬夫曰:周公以叔父之尊,位上宰,握大權,勳烈如此其光也。而方且握髮吐哺,惟恐失天下之賢才,思兼三王,坐以待朝,夫豈有絲毫驕吝存於其間哉!
語類 吝,非只是吝於財,凡吝於事、吝於為善,皆是。且以吝財言之,人之所以要吝者,只緣我散與人,使他人富與我一般,則無可矜誇於人,所以吝。某嘗見兩人,只是無緊要閒事,也抵死不肯説與人。只緣他要説自會,以是驕誇人,故如此。因曾親見如此,遂曉得這驕吝兩字。義剛。○驕吝,是挾其所有,以誇其所無。挾其所有,是吝;誇其所無,是驕。僩。○集注云:‘驕吝雖不同,而其勢常相因。’先生云:‘孔子之意未必如此。某見近來一般人如此,其説又有所為也。’炎。○驕吝,是相為先後。時舉。
其餘不足觀。
大全 問:‘“其餘不足觀”者,其餘,指才美而言。云云。’曰:‘善。’答潘端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