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书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书画 率更令欧阳洵,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倦则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而去。 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又有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天下亦唱为乐曲。 长安风俗: 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咒,或侈于服食,各有自也。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布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褚遂良) 博涉文史,尤工隶书,文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王)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阎立本,总章元年以司平大常伯拜右相。有文学,善写真。 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不减古人 (王) 维善画,尤精山水。当时之画家者流,以谓天机所到,而所学者皆不及。后世称重,亦云维所画不下吴道元也。观其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由是知维之画出于天性,不必以画拘,盖生而知之者。故“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又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而 《送元二使安西》诗者,后人以至铺张为阳关曲图。 (贺知章) 每醉必作为文词,初不经意,率然便就,行草相间,时及于怪逸,尤其真率,往往自以为奇; 使醒而复书,未必尔也。书时唯问纸有几幅,或曰十幅,则词随十幅尽,或曰二十幅,则随二十幅意乃止。然多多益办,不见笔力之衰,忽有佳处,人谓其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盖胸中所养不凡,源深流长,自然之道。' (李白) 尝作行书,有“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尤飘逸。 (贺知章) 善草隶。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笔落数行,如虫豸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好事者具笔砚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每张才十数字,世传以为宝。 王建宫词百首,多言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之类。滕王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言其善画,亦不言其工蛱蝶也,惟见于建诗耳。或闻今人家亦有得其图者。 唐人多能书,欧、虞、褚、薛是其尤颖异者。 韩择木作八分书,师蔡邕法,风流闲媚,号伯喈中兴。蔡有邻亦善八分,其始拙弱,至天宝遂精。故杜子美《赠李潮八分歌》云:“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元以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又有《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亦引二人者以比顾, 所谓“昔在开元中, 韩蔡同赑。 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是也。明皇八分师择木,尝于彩笺上书,以赐张说。 薛稷不特以书名,而画亦居神品。老杜所谓“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画藏青莲界,书入金牒悬”是也。杜又有《薛少保画鹤》一篇,所谓“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是也,余谓陆探微作一笔画,实得张伯英草书诀; 张僧繇点曳斫拂,实得卫夫人《笔阵图》诀; 吴道子又授笔法于张长史。信书画用笔,同一三昧。薛稷书法,雁行褚河南,而丹青之妙,乃复如诗,当是书法三昧中流出也。 白乐天诗云:“倦倚绣床愁不动,缓垂绿带髻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好事者化为 《倦绣图》。 书画琴棋,巫医卜巫,百工技巧,史为立传,以艺之难臻也。唐宋以来,挟一艺游公卿之门,因诗以得名者不少焉,岂可以小技易视之哉! 唐人诗见于金石刻及自有真迹传世者,至宋尚多。如宣和内府所收藏载在书谱者,真迹班班可考。而金石刻收藏之富,无如欧阳文忠、赵明诚两家,目录备在。南渡后,王象之碑目,亦具一二。当时唐人篇什,赖法书以俱存者,盖亦不少矣。 唐人诗亦有录自画卷及画壁者。诗班班在诸人集中,而画未必常存,画寿不敌诗寿也。相传唐卢鸿一草堂图,图各有诗,尚在人间,弘、成诸名流尝论之。 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矣。唐人画桃源图,舒元舆为之记云:“烟岚草木,如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镜中。”此画中诗也,绝艺入神矣。 晁补之云:“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余谓: 右丞精于画,故诗态转工。钟伯敬有云: 画者有烟云养其胸中,此是性情文章之助。 昔人称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二者罕能并臻其妙,右丞擅诗名于开元、天宝间,得唐音之盛,绘事独绝千古、所谓无声之诗,有声之画,右丞盖兼而有之。 唐人留意书学,即不以书名者,往往有欧、虞、颜、柳风气。 吾尝论诗人兴象与画家景物感触相通。密宗神秘于中唐,吴、卢画皆依为蓝本。读昌黎、昌谷诗,皆当以此意会之。颜、谢设色古雅如顾、陆、苏、陆设色如与可、伯时,同一例也。 韩愈《陆浑山火》诗,作一桢西藏曼荼罗画观。 书画率更令欧阳洵,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 而去。数百步复还,下马伫立,疲倦则布裘坐观。因宿其旁, 三日而去。 (刘�� 《隋唐嘉话》卷中) 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 又有云:“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 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天下亦唱为乐曲。(李肇《国史 补》卷下) 长安风俗: 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 于博弈,或侈于卜咒,或侈于服食,各有自也。(同上) 郑虔任广文博士,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布柿叶数间 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制诗 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 (张怀瓘《书断》) 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 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发之。观于 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 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 书。( 《全唐文》 卷五五五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 (褚遂良) 博涉文史,尤工隶书,文友欧阳询甚重之。太 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 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旧唐书·褚遂良传》) (王)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 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如师友。 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 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 之所及也。(同上书 《王维传》)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东坡题跋》 卷五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阎立本,总章元年以司平大常伯拜右相。有文学,善写 真。(王谠 《唐语林》 卷五) 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不减古人 (黄庭坚 《黄山谷题跋》) (王) 维善画,尤精山水。当时之画家者流,以谓天机所 到,而所学者皆不及。后世称重,亦云维所画不下吴道元也。 观其思致高远,初未见于丹青,时时诗篇中已自有画意。由是 知维之画出于天性,不必以画拘,盖生而知之者。故“落花寂 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又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 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 也。而 《送元二使安西》诗者,后人以至铺张为阳关曲图。 (佚名 《宣和画谱》) (贺知章) 每醉必作为文词,初不经意,率然便就,行 草相间,时及于怪逸,尤其真率,往往自以为奇; 使醒而 复书,未必尔也。书时唯问纸有几幅,或曰十幅,则词随 十幅尽,或曰二十幅,则随二十幅意乃止。然多多益办, 不见笔力之衰,忽有佳处,人谓其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 工可到。盖胸中所养不凡,源深流长,自然之道。' (佚名 《宣和书谱》) (李白) 尝作行书,有“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 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尤飘逸。(同上) (贺知章) 善草隶。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人家厅馆好墙 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笔落数行,如虫豸飞走,虽古之张、 索不如也。好事者具笔砚从之,意有所惬,不复拒,然每张才 十数字,世传以为宝。(陈思 《书小史》) 王建宫词百首,多言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往往 见于其诗,如“内中数日无呼唤,传得滕王蛱蝶图”之类。滕王 元婴,高祖子,新旧《唐书》皆不著其所能,惟《名画录》略 言其善画,亦不言其工蛱蝶也,惟见于建诗耳。或闻今人家亦 有得其图者。(李颀 《古今诗话》) 唐人多能书,欧、虞、褚、薛是其尤颖异者。(楼钥 《攻媿集》 卷六六《答杜仲高书》) 韩择木作八分书,师蔡邕法,风流闲媚,号伯喈中兴。蔡 有邻亦善八分,其始拙弱,至天宝遂精。故杜子美《赠李潮八 分歌》云:“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开元以来数八分,潮也 奄有二子成三人。”又有《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亦引二 人者以比顾, 所谓“昔在开元中, 韩蔡同赑。 三人并入直, 恩泽各不二”是也。明皇八分师择木,尝于彩笺上书,以赐张 说。(葛立方 《韵语阳秋》 卷一四) 薛稷不特以书名,而画亦居神品。老杜所谓“我游梓州 东,遗迹涪江边。画藏青莲界,书入金牒悬”是也。杜又有 《薛少保画鹤》一篇,所谓“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是也, 余谓陆探微作一笔画,实得张伯英草书诀; 张僧繇点曳斫拂, 实得卫夫人《笔阵图》诀; 吴道子又授笔法于张长史。信书画 用笔,同一三昧。薛稷书法,雁行褚河南,而丹青之妙,乃复 如诗,当是书法三昧中流出也。(同上) 白乐天诗云:“倦倚绣床愁不动,缓垂绿带髻鬟低。辽阳春 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好事者化为 《倦绣图》。 (廖莹中 《江行杂录》) 书画琴棋,巫医卜巫,百工技巧,史为立传,以艺之 难臻也。唐宋以来,挟一艺游公卿之门,因诗以得名者不 少焉,岂可以小技易视之哉! (方回 《瀛奎律髓》 卷 三七) 唐人诗见于金石刻及自有真迹传世者,至宋尚多。如宣和 内府所收藏载在书谱者,真迹班班可考。而金石刻收藏之富, 无如欧阳文忠、赵明诚两家,目录备在。南渡后,王象之碑 目,亦具一二。当时唐人篇什,赖法书以俱存者,盖亦不少 矣。(胡震亨 《唐音癸签》 卷三三) 唐人诗亦有录自画卷及画壁者。诗班班在诸人集中,而画 未必常存,画寿不敌诗寿也。相传唐卢鸿一草堂图,图各有 诗,尚在人间,弘、成诸名流尝论之。(同上) 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 以作画本矣。唐人画桃源图,舒元舆为之记云:“烟岚草木,如 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镜中。”此画中诗 也,绝艺入神矣。(李贽《焚书》卷五 《诗画》) 晁补之云:“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余谓: 右丞精于 画,故诗态转工。钟伯敬有云: 画者有烟云养其胸中,此是性 情文章之助。(刘士鳞《文致》) 昔人称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二者罕能并臻其妙,右 丞擅诗名于开元、天宝间,得唐音之盛,绘事独绝千古、所谓 无声之诗,有声之画,右丞盖兼而有之。(金祖望《王右 丞集笺注序》) 唐人留意书学,即不以书名者,往往有欧、虞、颜、柳风 气。(王士禛《池北偶谈》 卷一四) 吾尝论诗人兴象与画家景物感触相通。密宗神秘于中唐, 吴、卢画皆依为蓝本。读昌黎、昌谷诗,皆当以此意会之。 颜、谢设色古雅如顾、陆、苏、陆设色如与可、伯时,同一例 也。(沈曾植 《海日楼札丛》) 韩愈《陆浑山火》诗,作一桢西藏曼荼罗画观。(同 上) 入木/刀札/三副/寸毫/寸管/寸翰/小砑/小毫/三寸管/天书/云肪/云烟/云蓝/牙管/戈铓/中书/水墨/手泽/毛锥/毛颖/乌丸/丹青/尺翰/书裙/五云毫/中山毫/中书君/乌玉玦/丹青手/玉纽/玉版/玉泉/玉楮/石友/石泓/龙蛇/龙腾/白毫/鸟篆/玄玉/玄圭/玄珠/写真/玉兔毫/白练裙/龙飞凤舞/龙蛇飞动/虫篆/朱黄/朱碧/竹管/红丝/吞墨/走笔/苏米/虬龙/吟石/灵迹/陈玄/妙笔/妙墨/尖头奴/青红/青毫/苔笺/松丸/松烟/松麝/画笥/欧虞/鱼子/鱼笺/兔毫/兔颖/兔管/兔翰/卷轴/宝墨/松麝薰/金不换/金壶墨/治书奴/斩龙杀虎/金壶道人/兔起鹘落/郑虔三绝/珍翰/挥毫/挥墨/草圣/研田/砚田/奎章/轻翰/点染/临池/涂鸦/染笔/染毫/染翰/染濡/柔毫/柔翰/秋兔毫/俨故棱/春蚓秋蛇/信笔涂鸦/珠玑/素毫/换鹅/栖鸦/栗尾/铅素/笔格/笔锋/粉墨/烟墨/剡藤/海苔/家鸡/诸毛/弱毫/弱管/弱翰/换鹅手/换鹅书/剡溪藤/烘云托月/润色先生/家鸡野鹜/雪肤/雪楮/铜螭/银钩/象管/鸾惊/毫楮/毫锥/毫管/毫墨/毫翰/弹毫/银钩玉唾/笼鹅家世/鸾飘凤泊/惊蛇入草/斑管/楮墨/硬黄/遗墨/皓管/湘管/寒泓/蛾绿/筠管/鼠尾/鼠须/缣箱/楮先生/黑头公/锦囊玉轴/蝇头/管城/漆烟/翠饼/翠管/翠墨/管城子/管城公/管城君/管城侯/管城颖/翠筠管/醉旭/醉草/醉素/醉墨/霄翰/墨兵/墨鸦/墨海/墨猪/篆刻/羲献/霜兔/霜毫/霜辉/麝煤/麝墨/麟髓/掣笔郎/鹦哥娇 ☚ 鼍愤龙愁 入木 ☛ 书画shūhuà书法和绘画的合称 书画shūhuà〈名〉供人欣赏的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品:书画展览│琴棋书画│名人书画。 书画shū huà写字和画画儿:他原精于~,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五三·1247) 书画【同义】总目录 书画缣楮 书画 书画墨 字画 缟素 缣素 缣楮 缣箱 翰染 另见:作品 写 绘画 ☚ 书画 图画 ☛ 书画/图画/各种图画 ☚ 历史 书画 ☛ 书画shū huà字画,书法和图画。《梦溪笔谈·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书画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