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謂子産章】
子産
語類 問:‘子産温良慈愷,莫短於才否?’曰:‘孔子稱子産“有君子之道四”,安得謂短於才?子産政事儘做得好,不專愛人。做得不是,他須以法治之。孟子所言“惠而不知為政”者,偶一事如此耳。’僩。
行己也恭,事上也敬。
存疑 恭敬分言,則恭主容,敬主事。單言恭則該敬,篤恭而天下平是也;單言敬則該恭,君子修己以敬是也。‘行己恭’是主容説,蓋出入、起居、升降、進退,見之一身者,皆行己也。‘夫子温良恭儉讓’之恭,亦是主容説。事上敬,不止拜跪趨走之間,‘陳力就列’乃敬之大也,故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使民也義。
語類 問:‘“使民也義”,是教民以義?’先生應。節。【眉批】 按:‘先生應’一條,非集注之意,當以南升為正。○問:‘“其使民也〔義〕[1]”,如“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溝洫,廬井有伍”之類。謂為之裁處得是當,使之得其定分也。’曰:‘義字説得未是。義字有剛斷之意云云。見小注。義字在子産上,不在民上。’南升。
都鄙有章。
通考 仁山金氏曰:都鄙如大都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又師都建旗,縣鄙建旐。當時鄭國多强族,分食都鄙,必多侈僭,故子産限之,使城郭、車騎、章服各有尊卑也。
上下有服。
通考 仁山金氏曰:謂使貴賤衣冠各有等殺,不得踰侈。當時鄭國衣冠踰制者,藏而不敢服,故有‘取我衣冠’之頌。
田有封洫。
通考 仁山金氏曰:封疆溝洫,此水陸之路所以限井田之界,當時井田制壞,漸有開阡陌,相侵越兼并之患,故使民封土為疆,通水為洫,以正經界、止侵並、復田制,一時使民力為之,所以有‘作封洫’之譏,有‘取我田疇’之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