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6_052林放問禮之本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6_052林放問禮之本章

【林放問禮之本章】

問禮之本。
蒙引 林放問禮之本,此禮字兼吉凶言。‘禮與其奢也,寧儉’,此禮字對喪字,則只是吉禮也。其實禮字該得喪字,但儉字該不得戚字,奢字亦兼不得易字。
大哉問。
精義 謝氏曰:當時從事於禮者,文至而實不至。林放獨能於頽波之中習矣而察也,問禮之本,豈不曰‘先王之意至於如是而已乎’?蓋不如此。聖人之於禮,不求之人,而求之天下;〔不〕[1]稽之度數,而稽之性情。又不如之徒,徒識其末節,遂以為忠信之薄,厭棄而絶滅之。故嘉其問而語其故。
語類 林放若問禮之大體,便包得闊。今但問本,似未為大。然當時習於繁文,更不知有那實處。故問,而夫子大之。蓋有那本時,文便在了。若有那文而無本,則豈得為禮!義剛
存疑 林放此問,勝棘子成‘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意蓋曰本則足以該末,若質而已矣,則遺其末。此林放所以見大於聖人,而子成見非於子貢
易字義。
語類 易,只是習得來熟,手輕足快,都無那惻怛不忍底意思。。○易字訓治,不是慢易、簡易之易。
儉戚不及。
語類 奢易過於文,儉戚則不及而質。與其過也,寧不及,不及底可添得。夔孫
儉戚為禮之本。
精義 伊川語録曰:禮者,理也,文也。理者,實也,本也。文者,華也,末也。文過則奢,實過則儉,奢自文生,儉自實出。故儉近本也。○尹氏曰:儉非中,然近於本也。寧戚亦近本之意?
或問 程子至矣。范氏遂以儉戚為禮之本,失之耳。范氏説見集注。尹氏約取説而補其未備,最為有功。楊氏直以儉戚為本見集注。者,【眉批】 按:或問説,蓋集注舊説也。似亦簡便。但考之夫子所論,則四者均在去取之間,而儉戚為差愈耳,似未嘗直以二者遂為本也。其告林放,豈欲其因吾去(就)〔取〕之意,而有以默識夫本之所在也歟?
易傳 損者,損浮末而就本實也。聖人以寧儉為禮之本云云。峻宇雕牆,本於宫室;酒池肉林,本於飲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兵瀆武,本於征討。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末者,人欲也。
大全 問:程子有曰‘儉近本,而不可正名曰本也’。曰:‘禮正在恰好處。泝而上之,則儉為本;沿而下之,則奢為末。當以易傳之言為正,龜山發明得亦佳。’
語類 問:‘禮之本。’曰:‘初間只有個儉戚,未有那文。儉戚是根,有這根然後枝葉自發出來。’又問:‘戚是此心自然發出底,儉又不類。’曰:‘儉亦不是故意儉,元初且只有汙樽抔飲之類。’録:如土階三尺,當初只是恁地,不是為儉,後來人稱為儉耳。毅父問:‘先生舊説,儉戚且是近本。’曰:‘對奢易言之,且得説儉戚是本。若論禮之本,則又在儉戚之前。未用如此説得。’時舉。○譬之於花,只是一個花心,卻有開而未全開底,有開而將離披底。那儉(質)〔戚〕[2]底便猶花之未全開,奢易底便猶花之離披者。
淺説 可以儉戚為禮之本,不可以奢易為禮之末。蓋末只是文,而奢易則文而過者也,所謂繁文也。
楊氏曰’云云。
語類 楊氏‘汙樽抔飲’之説,他是就儉説,卻不甚親切。至於‘喪不可以徑行直情’一句,大覺文意誤。後面云‘則其本戚而已’,卻似與前面無收殺。此須是説居喪先要戚,然卻不可無衰麻哭踊之數以為之節,如此説方得。今卻説得衰麻哭踊似是先底,卻覺語意不完。龜山説話多如此,不知如何。卻是范氏‘儉者,物之質;戚者,心之誠。’一[3]語好。義剛

☚ 06_051人而不仁如禮何章   06_053夷狄之有君章 ☛
0000109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