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
意,私意也。
私意,恐是有意為之,非惡念之謂也。若謂惡念,則聖人之無是,豈待言而知耶?
私意固非大故惡念,然惡念根柢則實由於私意。聖人已自絶去了,在學者則又不可幸其不至於惡念,而少忽其省克之功也。
冕衣裳者。
雖貴者,必冕衣裳,然後為作與趨耶?
冕衣裳,貴者之盛服,固當作趨。而既是貴者,則雖非此服,豈得不敬?
門人為臣。
雖無家臣,當不減於大夫之禮;雖有家臣,似不加於大夫之禮。古禮豈未然耶?
去其位,則無其臣;無其臣,則不得用臣葬君之禮。
大葬。
即有家臣者之葬耶?大夫之在位、去位,其葬也異乎?
已具上文。
‘自衛反魯’章。
既不在其位,則朝廟之樂何以正之耶?豈師摯學於孔子,而成孔子之志乎?雅頌得所,是則詩之事,與‘樂正’各是一事耶?
師摯就夫子而正之。詩樂非别事,樂正,則雅頌為得其所矣。
孔子居衛。
觀與夫人同車,則前此而靈公之不德可知,何不見幾而作,以取次乘之辱。且絶糧之行,何不在同車之醜,而在於問陳乎?
此朱子所謂‘聖人之不可測處’。
此學之序也。
知而不勇,則何以進於仁矣?知而仁矣,則何事於勇乎?
中庸‘三達德’,正以知仁勇為序。知而無勇,則知也不徹;仁而無勇,則仁也不徹。知與仁皆賴於勇,而勇之所以結尖以為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