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5_143鄉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5_143鄉黨

【鄉黨】

篇 題
盛德之至止自中乎禮。
按:‘盛德之至’、‘自中乎禮’者,即‘從容中道’、‘不勉不思’之謂也。
南軒張氏曰止可馴到矣。小注。
按:聖人之道高深,即誠者,天道之事也,而著見於日用動静之間。學者能就其言語、威儀、事為之著,而存於心而味之,行於身而法之,能有以自得於體行之際,則心與行並進於純熟之地,理與事相貫於混成之境,可以馴致於不思不勉、從容中道之聖域矣。
慶源輔氏曰止愈近則愈實。小注。
按:謝上蔡舉‘子見齊衰者’與‘冕衣裳者’及‘師冕見及階’章曰:‘夫聖人之道,無微顯,無内外,由灑掃、應對、進退而上達天道,本末一以貫之。一部論語只恁地看。’退溪論之曰‘鄉黨一篇,皆此二章類也。不但此也,凡經傳皆當如是看’云云。竊謂:聖人之言動事為,只是一以貫之。而誠之一字,即所謂一也。此即天道也。
‘於鄉黨恂恂如也’章
不以賢知先人也。注。
按:賢以行言,知以識言。先人,謂欲上於人也。不以賢知先人,謂不以己之能知與能行欲上於人也。
其容貌辭氣如此。注。
按:容貌指‘恂恂’,辭氣指‘似不能言’。
‘執圭鞠躬如也’章
執圭平衡。注。
曲禮‘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疏:‘上,高也。衡,平也。平正當心,天子器不宜下,故臣為擎奉,皆高於心。諸候降於天子,故臣為奉持,器與心平。大夫降於諸候,故其臣奉器,下於心,綏下也。’○又‘國君綏視,大夫衡視’注:‘視國君〔者〕,(其)目不得平看於面,(則)〔當〕視其面之下、袷之上也。衡,平也。大夫之臣視大夫,平看其面也。[1]
按:物之平者莫如衡,故以衡訓作平之義。此平衡二字,直做平正、當心之義看也。
愉愉,則又和矣。注。
按:‘又和’云者,是承上‘有容’言。‘愉愉’比上‘有容色’又加和悦云也。
當時大夫僭於邦君止匹矣。小注。
按:‘非匹’之匹字,即相對敵偶之義,言大夫而不可有庭實旅百者,以其非匹故也。
‘君子不以紺緅飾’章
紺緅飾。
紺緅,〔釋〕名[2]‘含也,謂青而含赤色也’。緅,韻會‘青赤’也。紺似齊服之色,緅似喪服之飾,故不以飾也。
且近於婦人女子之服。注。
按:婦人指已嫁者,女子指未嫁者。
衣以裼裘,欲其相稱。注。
曲禮:‘執玉,其有藉者則裼。’陳氏注:‘古人之衣,近體有袍襗之屬,其上[3]有裘。’裘之上‘有裼衣,裼衣(之)上有襲衣,襲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則〕皮弁服及深衣之屬是也。掩而不開謂之襲,若開而見出其(裏)〔裼〕衣則謂之裼[4]’。又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注‘袒而有衣曰裼’,又注曰‘凡裼衣,象裘色’。又玉藻‘羔裘〔豹饰〕[5],緇衣以裼之’,小注延平周氏曰‘羔裘衣用緇,狐裘衣用黄者,欲其有純一之德也’。
玉藻曰裘之裼也,見美也止充美也。小注。
按:本注‘見美’謂裼衣上雖加他衣,猶必開露以見示裼衣之美。‘弔則襲’,弔主於哀敬,故不在美。‘君在則裼’,當以盡飾為敬也。‘充美’,猶云充塞其華美也。‘尸襲’,尸尊無所示敬,故襲執玉之禮。有襲時,有裼時。
深衣,要半下,齊倍要。注。
按:禮記深衣篇‘要縫半下’注曰‘要縫七尺二寸’,是比下齊之一丈四尺四寸為半之。玉藻‘縫齊倍要’注曰‘齊者,裳之下畔’,‘謂縫下畔之廣一丈四尺四寸,是倍要之七尺二寸’云云。其裁裳之制,用布六幅,裁為十二幅,一頭廣,一頭狹,狹頭當廣頭之半。交解時以布,廣二尺二寸,廣頭占一尺四寸,狹頭占八寸,而各除兩邊針縫一寸。以狹頭向上而連其縫,以三幅屬衣,一幅則要圍七尺二寸,下邊圍一丈四尺四寸。
‘齋必有明衣’章
朱子曰止不食五辛。小注。
語類,問:‘齋必變食。’曰:‘不食五辛。’○爾雅:大蒜、小蒜、興渠、慈葱、茖葱為五葷。○韻書‘食菜’曰:茹葷,葱、蒜及臭菜也。
按:臭菜甚惡,不敬,故不食。
‘席不正不坐’章
葉少蕴曰席南鄉北鄉止以事為正者也。小注。
曲禮‘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注朱子曰:‘東鄉、南鄉之席,皆尚右;西鄉、北鄉之席,皆尚左也。’又‘側席而坐、專席而坐’,注‘有憂謂親疾或他禍患。側,獨也,獨坐一席,不設待賓之席’,‘一説側席謂偏設之變於正席也’,‘專,單也,貴賤之席各有重數,居喪則否’。
按:以葉氏説觀之,席不正,非但以設席方位不正之意而已也。
‘君賜食必正席先嘗’章
畜之者,仁君之惠。注。
按:仁君之惠,謂以君之惠為仁也。
疾,君視之,東首。
按:天地四方,固有正位。而至若人家堂室之制,則不得已當從其家向背。而以朱子所謂‘凡屋之制,以左為東,右為西,前為南,後為北’之例,正其方位,然後必無窒礙矣。此‘東首’恐亦當依此看。
‘寢不尸’章
厚齋馮氏曰寢而尸則過於肆止非養心之道。小注。
按:夜久斯寢,齊手斂足,此是夜寐之時。寢而尸,則怠惰而非敬矣。少舒其敬,異於賓祭,此乃平居之容。居而容,則拘束而非和矣。養心之道,敬與和而已。然敬中有和,和中有敬,學者當認得。
凶服者式之。
按:上言齊衰,兼指斬衰,而指相識之人言;此言凶服,汎指道遇蒙喪之人言也。
‘升車必正立’章
范氏曰正立執綏止升車則見於此也。注。
按:‘心體無不正’,指表裏交正言。而‘誠意肅恭’,即心體無不正之所以然也。范氏於此提出誠之一字以言之,夫子之誠意非但升車時、正立、執綏為然,鄉黨一篇,無非至誠也。范氏可謂能知聖人之心矣。敬、莊二字,亦該表裏而言也。

☚ 05_142論語劄録   05_144先進 ☛
000008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