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4_152論孟或問精義通考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4_152論孟或問精義通考序

論孟或問精義通考序

論語或問,朱先生淳熙丁酉歲與集注一並編定者也。集注則復加修删,益以精密。而或問則先生慮學者繳繞文義,轉而趨於薄,故未嘗出以示人矣。時有書肆人竊取而刊行者,先生亟請縣官追索其板子而不出。然其辨釋取舍於毫釐間者,實與集注互相發明。其有關於聖學也,大矣!我朝得或問書刊行久矣。然苟無精義,則未知或問所以論辨去取者是為何事,是如有稱而無輕重,有尺而無短長矣。余為是之病,求得精義者,殆四十餘年而終不能得焉。求諸市,則舌人每以徧求不得為解矣。歲在崇禎丁卯,左侍郎李公奉使於市,諸書肆而歸。其為斯文之幸,孰大焉!亟取而附諸或問逐條之下,使讀者便於通考。斯蓋中庸之書或問、輯略之凡例也。然後始知或問所謂‘某説之善矣’云者,如是故取之;所謂‘某説之可疑’云者,如是故舍之。其去取之權衡尺度,如指諸掌。正如春秋之經,必以傳為案者也。嗚呼!集注之書雖極其精密,然不以此書為之羽翼,則終未浹洽,如程子所病矣。苟能相説而解,浸浸濃郁,則可知先生纂集嘉惠之本意,而當時索板不出之心亦不可不知也。

崇禎己巳四月二日 德殷宋時烈 序

☚ 04_151目録   04_153論孟精義目録 ☛
000007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