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王通判講語】
此引夫子之言釋本末,見聖經。物有本末之論,自夫子發之,亦自夫子他日之言徵之也。昔者夫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夫訟者之人,無情實之人也;訟者之詞,虚誕之詞也。聖人能使無情之人不敢盡其虚誕之辭,果何脩而得此哉?蓋由聖人物格知至,其心明矣,明則有以察天下之僞,故民自畏其明;意誠心正,其心公矣,公則有以服天下之心,故民自畏其公。此訟所以不待聽而自無也。夫民無訟者,民德之新也;使民無訟者,己德之明也。觀使民無訟之言,可以知出治之本信不在家國天下,而惟在吾身心意知之間。明德、新民,本末、先後之序,斷可識矣。
重在‘使無訟’一句,使字内含明德意。‘無情’句是申‘無訟’,‘大畏’句是申使字。此章與論語不同,論語以聽訟、無訟分本末,此以明德、新民分本末。故‘聽訟’句全輕,只在‘無訟’句内見出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