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a·斯密的节俭美德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A·斯密的节俭美德论

A·斯密的节俭美德论

A·斯密说:“个人资本增加是由于节俭,一个人节省多少收入,就增加了多少资本”。“个人资本,既然只能由节省每年收入或每年所得而增加,由个人资本构成的社会资本,亦只能由这个办法来增加”(A·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53页)。
长久以来,道学家谆谆告诫人们,即使国家地大物博,都会因人们奢侈妄为而贫穷,而节俭则会使个人和国家由贫穷变为富裕,节俭是一种美德。1776年,A·斯密把道学家所倡导的这种美德引进了经济学。他认为节俭并不是道学家所说的是人们的一种义务或责任,而是人类自身的欲望。他说奢侈与节俭是同时存在于人身上的两种欲望。一个人之所以会奢侈浪费,是因为享乐的欲望支配着他。不过这种欲望一般是暂时的和偶然的,一个人之所以要节俭,是因为他有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我们从娘胎出来一直到死,从没有一刻放弃过这种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自身的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而不求进步,不想改善,怎样才能改善自己的处境呢?唯一办法就是靠节俭来增加财产。
要用节俭来增加财产,就得首先区分节俭与奢侈。那么何为侈奢呢? A·斯密认为个人购买珠宝玉器,珍奇物品或修建王宫别墅等耐久物品不为奢侈,只有费财于待宾客、大吃大喝才被认为是奢侈,因为“费财于耐久物品,由于助长有价商品的蓄积,所以可奖励私人的节俭习惯,是较有利于社会资本的增进;由于所维持的是生产者而不是不生产者,所以较有利于国家财富增长(斯密《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341页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除此之外,他认为社会上最大的奢侈浪费在于国家把国民收入大部分用来维持不生产者。如朝廷上的王公大臣等,这些人不从事生产全靠花费人民的剩余收入来维持其骄奢淫逸的生活,从而使国家没有资本积累去扩大再生产,这样财富的蓄积就无希望。一国在平时没有节俭,一旦有特别急需,只好被迫向人民借债。一般而论,政府在借入资本的当年,就把它耗费在非生产领域,其债务偿还靠增加税收。在人民支付的税款中,若干部分无疑是人们原来准备储蓄起来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现在均被政府征收去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结果阻碍了资本增长。在A·斯密看来,政府不可只要人民节俭,自己却大事浪费。政府的节俭比人民更为重要。道学家的节俭美德被导入经济学后,节俭的范围从个人扩大到了国家,这丰富和完善了储蓄作用理论。

☚ B·曼迪维尔的节俭危害思想   T·马尔萨斯的节俭行为两端论 ☛
000022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