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8. 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人们之间需要彼此交换劳动产品;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决定了产品由私人占有,要取得另一个私有者的产品就必须进行商品交换。
另一种观点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唯一原因是不同所有制的存在。由于不同所有制的存在,才使得各自占有的劳动产品必须进入交换过程,才使得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
第三种观点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唯一原因是社会分工。理由是: 劳动二重性的划分与所有制没有联系,而是一个社会分工问题。正因为有社会分工,产品才变为商品,商品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才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分。可见,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的存亡,而所有制只能决定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和特点。
第四种观点认为,商品生产的存在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理由是: 商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也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另一必要水平时才会消亡。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始终决定着商品生产的存在和发展,而生产资料私有制只能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对商品生产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
第五种观点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在于劳动的本质差别。理由是: 在原始社会劳动无质的差别,不存在商品生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劳动能力的差别。正是人们劳动的这种本质差别,才需要将他们各自耗费的劳动时间换算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出现了商品生产。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能力的质的差别将消除,这时商品生产将同价值范畴一起消亡。
☚ 7. 生产方式的涵义 9. 价值规律的内容 ☛